美中霸權競爭 童振源:新加坡政府預判 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童振源(資料照片)

童振源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推動新政,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今天指出,新加坡政府預判,全球經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與下行風險,恐將抑制全球增長前景。新加坡日前在預算案提出三大核心策略,以確保經濟優勢。爲穩定能源供應,也將加強對新一代核能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 的研究,以評估其在新加坡的應用潛力。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2月18日向國會提出總額 1238億新幣的2025年度預算案,相較於2019年(疫情前)增長78%,較去年增長9.7%。其中,經濟發展相關預算達245億新幣,較2019年增長70%,較去年增長6.5%,佔總預算的19.8%(2019年爲19.1%),相當於GDP的3.2%(2019年爲2.8%)。

童振源發表「從預算報告看新加坡如何保持全球領先的經濟發展策略」分析表示,從整體經濟表現來看,2024年新加坡經濟持續展現強勁增長,經濟成長率達4.4%。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新加坡人均GDP達 8萬9370 美元,通膨率降至2.4%。此外,居民勞動力的中位數收入,在扣除通膨影響後,實際增長3.4%。

然而,他說,新加坡政府預判,全球經濟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與下行風險,主要受到美中兩國全球霸權競爭的影響。儘管美中雙方不願直接衝突,但兩國在經濟與科技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並透過經濟遏制與反遏制政策改變全球經濟格局,恐將抑制全球增長前景,進而影響高度開放的經濟體-新加坡。

面對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動,童振源指出,新加坡政府設定未來10年每年2%至3%的經濟增長目標,並將堅持四大基本原則以確保長期競爭力:1.保持穩健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確保經濟穩定發展;2.運用市場機制推動效率與創新,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3.保持對人才與創新思維的開放態度,以強化經濟韌性與適應力;4.深化政府、企業與工會三方夥伴關係,確保經濟穩定並促進包容性增長。

此外,他說,新加坡政府強調,必須不斷提升競爭力並提供高附加價值解決方案,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競爭環境中保持領先。因此,本次預算案提出三大核心策略,以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與競爭優勢:

一. 提升科技與創新能力:爲吸引更多高端科技投資,新加坡政府將額外撥款30億新幣至「國家生產力基金」,並提高研發投資,將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從過去20年的1%提升至 今年的1.3%(約 10 億新幣)。這筆資金將用於:翻新生物科技與醫療技術研發設施;建立全國性半導體研發製造設施,支持企業進行半導體測試與原型開發;促進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爲商業應用。

二. 強化企業生態系統:政府將推動以下措施:延長企業國際化支持計劃與併購支持計劃,幫助企業擴展海外市場;推出「全球創業家計劃」,鼓勵國際創業家來新加坡創業與成長;增強企業技術應用與數位轉型,除了既有的「生產力解決方案補助金」與「中小企業數位化計劃」,政府將額外撥款1.5億新幣,設立「企業運算倡議」,推動企業採用客製化AI解決方案,並與主要雲端服務商合作,提供 AI 工具、運算資源與專家顧問服務。

還有強化企業融資支持,新加坡政府已在過去五年投資 18 億新幣於企業成長支持基金,並將額外設立 10 億新幣「私募信貸成長基金」,以支持成長期較長的本地企業;提升新加坡股市競爭力,政府將提供稅務優惠給選擇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以及大量投資本地股市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市場。

三. 克服基礎設施與資源限制:在基礎建設方面,新加坡政府將持續提升數位與交通基礎設施,以支撐經濟發展,包括擴展全國數位基礎設施,將全島寬頻網速提升至現有的10倍;推動樟宜機場擴建,額外撥款50億新幣至「樟宜機場發展基金」,併爲樟宜機場集團提供貸款擔保,以降低第五航站樓及相關基礎設施的融資成本。

此外,童振源表示,考慮到未來關鍵產業(如 AI、半導體、生物製藥)均屬於高耗能產業,新加坡政府將透過下列措施,確保能源供應的可持續性:

一、推動區域電力進口計劃,目標於 2035 年滿足新加坡約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

二、研究未來能源技術,鑑於低碳氫能短期內難以大規模商業化,政府將加強對新一代核能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 的研究,以評估其在新加坡的應用潛力,並強化核能安全機制。

三、成立「未來能源基金」,額外撥款50億新幣,以投資電力進口、氫能技術及核能研究等關鍵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