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名價值投資專家:無論工作或與人交流,請務必慎選環境

圖/pixabay

作者: 維塔利.凱茨尼爾森

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對

身爲專業資產管理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所有人都會對我有刻板印象(我覺得這是所有白領專業人士的宿命),他們會覺得我每天都要準時上班、超時加班、鎮日埋首於電子郵件中、隨時掌握投資組合的動態(能夠說出所有證券每分鐘的表現)。除此之外,專業資產管理人一定要每天收看商業類節目和新聞,出門也必須穿西裝,打領帶。

同業甚至會以幾點上班、幾點下班,判斷對手是否優秀。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爲了滿足社會的期望,而不是爲了讓自己成爲更厲害的投資人,也不是爲了造福客戶。

我們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成爲亨利.福特(Henry Ford)生產線上的工人,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任由「每小時產量」決定我們的商業思維。汽車製造業確實可以從硬性規則、自動化和嚴格的工時規範中獲益;但投資是一種與思考有關的行業,生產線文化只會引發反效果,讓我們自行規畫能提升績效的工作模式才能造福客戶和員工。

在以「每小時產量」爲標準的行業中,一個人每日的產值取決於他每小時產出的件數和工作時數,而提升產值的唯一方式就是製作出更多產量、工作更多個小時。換句話說,生產線工人工作的時間長度和產量存在直接線性關係。

但投資是一種非線性活動,也無法規定投資人每小時必須規畫出幾個投資策略,一般都是每年提出幾種投資方案。遵循傳統結構的工作環境會令投資家備感壓力,好像非得逼自己產出一些成果。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年度會議上說過:「我們盈利的方式不是因爲做得多,而是因爲做得對;至於要等多久才能知道我們的策略是否正確,答案是無期限。」

財經節目的主持人曾問過著名行爲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一個問題:「你覺得一個人要怎麼做纔會瘦下來?」他答道:「先從環境下手,如果你的辦公桌上每天都擺着一盒甜甜圈,那你就永遠瘦不下來。還有,別忘了冰箱,你的冰箱裡可能躺着很多對健康毫無益處的食材,而那些真正有益健康的蔬菜水果則被堆放在深處。」

人每天能產出的創意是有限的,環境具備增加、減少或中和創意產能的潛力。我們沿用丹.艾瑞利的甜甜圈比喻,剋制自己不去拿桌上的甜甜圈會消耗人的意志力,所以光是在辦公室擺甜甜圈這件事就會磨損你的精力。然而,假設你桌上擺的不是甜甜圈,而是水果和蔬菜,那麼你完全不需動用意志力就能享用到健康的食物(除非你極度厭惡蔬菜水果),還能攝取到重要的維生素和能量。

若你選擇清空辦公桌,什麼都不放,那麼你的能量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刻意改變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創意產能,以及產出優質決策的能力,所以無論是工作或與人交流,請務必慎選環境。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的《沉浸式人生:當代班傑明.葛拉漢教你用價值投資的智慧,找回富足與踏實的生活》

作者:維塔利.凱茨尼爾森(Vitaliy Katsenelson)

《富比士》雜誌:「當代的班傑明.葛拉漢。」以逆向投資思維而聞名。

出生於俄羅斯摩爾曼斯克,1991年移民美國,1997年加入位於丹佛的價值投資公司IMA,2007年任首席投資長,2012年任CEO。

凱茨尼爾森曾爲《金融時報》《巴倫週刊》《機構投資者》《外交政策》等財經出版物撰稿,着有《橫向市場:如何在無路可走的市場中賺錢》(The Little Book Of Sideways Markets)、《積極型價值投資:超越市場漲跌的贏家法則》(Active Value Investing: Making Money in Range-Bound Markets)等作品。

本書是他的第三本書,也是第一本非投資類作品。他的著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