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停擺破35天「創史上最長」! 參院第14次表決又沒過

▲ 美國國會大廈。(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持續,參議院4日再度以54票對44票否決延長撥款法案,已是第14次表決未過,使得政府停擺天數正式創下美國史上最長紀錄,超越先前的35天紀錄。逾4000萬美國民衆面臨糧食補助中斷之際,兩黨僵局對民生造成的衝擊日益嚴重。

綜合CBS等美媒,這場僵局始於日光節約時間期間,如今已調回標準時間,實際停擺時間在4日晚間8時23分正式超越2018年底至2019年初創下的35天紀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3日直言,「政府關門沒有贏家,輸家卻很多。」他強調本週是等待民主黨恢復理性的關鍵時刻,更稱他仍不清楚民主黨的真正訴求。

政府關門影響持續擴大,最受關注的是「營養補充援助計劃」(SNAP,俗稱食物券)發放問題。川普4日威脅,除非民主黨同意重啓政府,否則不會發放食物券。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後來澄清,政府將遵循聯邦法院命令,透過緊急預備金髮放補助,但可能無法準時入帳。

兩黨談判雖有進展跡象,但仍缺乏實質突破。民主黨堅持延長《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中將於年底到期的保費稅額補貼,這項補貼延長2年的提案已獲跨黨派衆議院議員支持,但參議院立場仍不明確。共和黨則批評民主黨在此事上態度強硬,導致談判陷入膠着。

政府停擺的連鎖效應逐漸擴大,軍人薪資發放不穩定、航班延誤增加、能源補助資金即將耗盡,數十萬聯邦公務員被迫放無薪假。但華府注意力大多轉向維吉尼亞、紐澤西、紐約等州的選舉,以及加州重要公投案,使得談判進度更加緩慢。

圖恩認爲,部分議員已意識到危機持續過久,盼能儘快結束僵局。共和黨人預期,4日選舉過後民主黨可能更願意妥協重啓政府。川普則發文警告,若不終結參議院冗長辯論程序,共和黨將持續受到民主黨阻撓,恐怕因此被大衆怪罪,甚至可能影響期中選舉和下屆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