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首日 參議院連兩輪表決未破局

▲美國國會大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於2025年10月1日正式停擺,參議院在首日連續兩輪投票仍未能通過任何一項資金法案,導致政府關門狀態持續。

據美媒《ABC News》報導,參議院分別針對民主黨推動、包含醫療政策的預算方案,以及由衆院主導的共和黨短期資金法案進行程序性表決,兩者都未獲得足夠票數支持。民主黨全員支持自家方案,遭共和黨全數反對,而共和黨版本則有3名民主黨及獨立參議員倒戈,但依舊未能取得通過所需的60票。

這場僵局使得聯邦機構包括軍人、邊境巡邏隊及航空管制人員面臨無薪工作的窘境,大量政府服務也因此暫停或受影響。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表示,共和黨仍在尋找更多民主黨議員支持短期預算案,盼能打破僵局。

兩黨領袖在投票前後皆於國會發言互相指責對方導致政府停擺。共和黨領袖圖恩批評民主黨「向極左勢力低頭」,拖累政府運作,並強調現有危機由民主黨造成。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回擊,「川普與共和黨拒絕保障醫療,將美國帶入停擺」,並重申民主黨不會被逼退,堅持將醫療納入預算討論。

美國國會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在記者會上批評民主黨「完全可以避免這場停擺」,呼籲對方通過衆院已通過的資金法案,並指責民主黨爲滿足激進派需求而造成危機。民主黨則反駁,強調「參、衆兩院及白宮都由共和黨掌控」,若要解決問題,應由共和黨主動協商。

隨着僵局持續,參議院預計當天下午將處理其他議程,之後因猶太節日贖罪日(Yom Kippur)休會。根據現行安排,最快週五纔會再度表決政府資金案,意味政府關門至少持續至本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