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擬入股臺積電 得先解決「合法性」
川普政府擬以晶片法補助款換股權,臺積電成爲美積電疑慮再起,專家表示,要從法、理、情三面向,才能釐清入股案的後續走向。圖爲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中央社
美國川普政府希望把臺積電的補助款轉換成股權,讓臺積電會不會成爲「美積電」的疑慮再度升溫,半導體專家表示,未來如何發展仍有賴美方從「法、理、情」三面向釐清,不同做法會有不同因應對策、劇本,臺積電不宜躁進,相信臺積電從與白宮的互動經驗,也已熟悉應該如何應對、見招拆招。
臺積赴美着眼全球佈局
長期研究地緣政治半導體專家指出,臺積電手握多張王牌,包括手中現金充裕、先進製程領先全球及世界各國晶片都需要它。臺積電赴美投資,並不是因爲美國提供補助,而是爲了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展開全球佈局,後來纔有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提供赴美投資的企業,減輕成本昂貴的負擔。
從法源來看,華府覈定提供臺積電等投資設廠的補助款六十六億美元,臺積電是依法履行建廠承諾並提出申請,如果要將補助款轉換爲股權,必須先修法,這是美國財政部的工作,等到修法後,商務部和臺積電洽談入股才合法。
取得法源依據後,商務部還得在合理的條件下洽談入股臺積電,但到底是入股臺積電母公司,還是入股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子公司,抑或新增的一千億美元(亞利桑那州的第四、五、六廠,兩座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所成立的孫公司,須經臺積電董事會在兼顧股東利益下才能進行。
專家說,臺積電目前外資持股近八成,若川普要直接入股母公司臺積電,外資會第一個反對,推斷入股子公司或孫公司較可能,但仍得董事會同意才能進行。
至於合情,目前臺積電除了國發基金的原始股東,從未有讓他國政府入股的合作案例,即使臺積電的大股東中包含挪威或新加坡淡馬錫等主權基金,也是從市場買股成爲股東,若川普政府要入股臺積電,這些主權基金也會反對。
日歐未要求入股臺積
相形之下,臺積電在日本、歐洲投資採取和主要策略夥伴合資方式進行,可稱爲「歐積電(ESMC)」及「日積電(JASM)」,但此模式是客戶帶進訂單並承諾包下產能才存在,當地政府給臺積電補助款比率都遠高於美國,也未見要求入股臺積電。
未來美國要入股臺積電,也應該比照歐日合作方式,帶進美國重要客戶如蘋果、輝達、超微及OPEN AI等重要晶片廠先入股,再者,若要承接美國國防部晶片訂單須具備政府控股角色的晶片製造公司,臺積電可另行將亞利桑那州的四、五、六廠和封裝廠獨立成立孫公司,再與美國政府洽談入股比率,此時要把這家公司取名爲美國積體制造公司(美積電),在符合臺積電和美國政府雙贏的前提下也不無可能。
然而,川普要推的補助換股權最後會以何種方式落幕,關鍵還是要先等川普政府先解決「合法」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