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這張「超級信用卡」 難道真的刷不爆?

「又大又美法案」順利在衆院過關,衆議長強生(中)在共和黨議員環繞下開心地簽署,並將法案送到白宮。美聯社

美國衆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又大又美法案」,在川普總統的主導下,將原本二○一七年減稅措施永久化,並大幅擴大移民執法與國防預算,同時削減醫療補助等社福支出。這部法案讓美國社會充滿爭議,外界有如看見一艘巨輪在茫茫大海中,表面乘風破浪,船艙裡卻已悄悄出現滲水危機。

「又大又美法案」,本質上就是美國政府申請一張額度無上限的「超級信用卡」。川普政府一手減稅、一手砸錢擴大預算,讓美國各界短期內都能「刷卡消費」,企業、富人因稅賦減輕而歡呼,中產階級甚至也分到了一點甜頭。然而,這樣的快樂背後卻暗藏風險。IMF指出,美國的債務與赤字已遠超過去曾批評歐巴馬政府時的水準。就像家庭雖然暫時過得風光,但每個月的卡費不斷累積,最終可能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甚至引發信用危機。

國際金融圈就像一個大型鄰里社區,大家彼此觀察與互相影響。美國作爲最大戶,一舉一動都牽動社區穩定。現在美國舉債快速增加,外資猶如鄰里間的朋友,看到美國家門口堆滿帳單,開始懷疑這位老朋友是否還得起錢。

而IMF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財務顧問,反覆提醒美國:「你該節制開銷、削減赤字,不然遲早出問題。」但川普政府則一意孤行,認爲只要刷卡夠大、動能就會更強,殊不知,這樣的高槓杆遲早會逼近臨界點。

對臺灣來說,美國這場「刷卡派對」有其短期利多。美國企業減稅後投資意願提升,「美國製造」計劃推動下,臺灣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設備等產業或可分得一杯羹,正如家庭成員暫時因信用卡而能多買幾臺電器。

但長遠來看,若美國消費主力(中下階層)因社福削減、所得分配惡化而購買力下滑,這些新增訂單恐怕只是曇花一現。再者,美元若持續貶值,臺幣被動升值,將壓縮臺灣出口利潤。此外,萬一美國信心危機真的爆發,全球金融震盪,臺灣作爲開放型經濟體,也難以獨善其身。

美國如今的作法,有如將家庭財政安全網拿來抵押,只爲短暫的繁榮與掌聲。這個模式在許多國家都曾見過,最終結果不是高通膨、就是財政緊縮與社會不穩。臺灣此刻應做的,是加強自身產業升級與市場多元化,不能將希望全壓在單一大國訂單上。更需強化對全球金融動盪的預警系統,確保資本與產業的韌性。

當前的「又大又美法案」,就像讓美國經濟猛灌了一瓶高濃度能量飲,短時間內人人亢奮。等到帳單上門,纔會發覺這場「飲鴆止渴」的狂歡留下沉重後座力。臺灣產業此刻更要有危機意識,加強自主研發、分散出口風險,纔不會在國際風浪中手足無措。

畢竟,真正讓人安穩長久的,是穩健規畫和腳踏實地的積累,而不是一時衝高的消費快感,就像一個家庭,真正安全的基石,是理智理財,而不是刷爆卡片換來的短暫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