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戰狼外交」在亞洲踢鐵板 川普拿哈佛國際生開刀失策

川普政府最新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影響來自全球各地哈佛學子。(圖/美聯社)

每位戰略家都知道,戰爭從來不只是靠武力取勝,「軟實力」同樣關鍵。這也是爲什麼川普政府最新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決定,會在整個亞洲引發強烈反彈。

《彭博社》與其他外媒報導,當前,美國與中國大陸早已陷入一場影響力爭奪戰,但華盛頓似乎正在自我破壞。儘管如此,美國仍是亞洲年輕人心中的燈塔,是許多人夢想留學、工作、成家立業的國度。但川普政府的最新決策正危及這些夢想,哈佛更公開表示該政策「違法」。若這項做法延伸至其他大學,美國恐怕將失去爭取下一代國際人才的機會。

根據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資料,2023至2024學年,赴美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達到331,602人;其次是中國,爲277,398人。這些學生未來多數將成爲政界或企業領袖,在雙邊關係中發揮舉足輕重的角色。

事實上,在經濟影響力方面,北京已佔上風。與此同時,白宮卻不斷惡化與盟國及貿易伙伴的關係。如今,軟實力已成爲爭奪國際認同的最新戰場。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Ja Ian Chong)指出,美國目前的做法其實正模仿中國大陸過去慣用的手段,「這是競爭加劇下的表現」,他說,「美方感受到來北京敘事戰的壓力,因此試圖用自己的敘事反制。未來隨着全球局勢更具對抗性,這類情況只會越來越多。」

陸的外交風格原本就偏強勢,而語氣真正轉爲強硬,則是自2019年左右開始。當時正值川普政府首次強烈批評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爲,中國駐外使館與外交部紛紛在社羣平臺上公開回應,展開所謂的「戰狼外交」——這個詞來自2015年的中國民族主義動作片《戰狼》。

新冠疫情之後,雙方更進一步將社羣媒體作爲戰場,用影片與梗圖展開敘事對抗。中方官媒新華社曾製作影片嘲諷美國防疫失當,雖然中國大陸自己的「清零政策」最後也因羣衆抗議而瓦解。

而根據路透社調查,美國軍方曾秘密展開社羣媒體行動,在菲律賓散播對北京疫苗安全性的質疑,以削弱北京在當地的影響力。這樣的現實已不復存在。今年3月,川普政府取消了高達83%的美國對外援助合約,留下的空缺,正好讓中國趁虛而入。

近期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後的反應就是明顯例子: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救援隊是最早抵達、提供緊急人員與重要物資的國家之一,而美方因援助削減,應對能力受到嚴重限制。本週,北京宣佈未來五年將額外提供5億美元資金給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彌補美國削減援助所造成的缺口。

儘管美國仍是亞太多數國家的關鍵安全夥伴,但持續的經濟緊張、白宮政策反覆,以及如今對亞洲未來菁英教育機會的打擊,正讓美國在這個長期對其懷抱好感的地區失去朋友。現在,是時候重新檢視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