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震盪動搖美元霸權根基(經濟透視)

張 明

近期,美國濫施關稅政策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直接衝擊,美國股市、債市、匯市出現了三者齊跌的罕見現象。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4月4日的4.01%一度升至4月11日的4.49%,創下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收益率飆升對應的是美債價格的大幅下跌,進而引發全球對美國債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普遍擔憂。

4月以來,美長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升及其導致的市場巨震,主要受四重因素驅動:

一是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引發美國經濟再通脹預期。市場預測,僅美國對華關稅加徵至245%這一舉動,就將顯著推高其進口商品價格,惡化美國中低收入羣體生活水平,並推高其未來通脹預期。通脹預期升高導致美聯儲降息空間收窄,進而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

二是外國投資者購美債意願進一步下降。在地緣政治博弈加劇背景下,近期歐洲機構投資者投資美元資產的規模明顯下降。同時,美元指數顯著貶值,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可持續性的擔憂及美國長期利率繼續上升的預期,都降低了外國投資者短期內繼續購買美國債的意願,這也會推升美長期國債收益率。

三是美國債收益率單邊飆升導致國債基差交易快速平倉。過去,美國債市場上有大量通過槓桿放大的國債現貨與期貨套利交易。現在,美長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國債現貨價格暴跌,導致從事基差交易的套利者被迫平倉止損,從而產生了較大規模的國債賣出,進一步擡升其長期國債利率。

四是美國債作爲全球安全資產的聲譽被嚴重削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近期在一份報告中提出,未來要“強制”外國投資者將所持美債置換爲超長期低息債券,並限制投資者直接在市場上出售這些美債。如果外國投資者拒絕“合作”,美國政府將會對這些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徵收高額稅收。這種金融霸凌行徑將會嚴重侵蝕美國債的聲譽和信用。在相關預期作用下,當前外國主權投資者購買美國債的意願明顯下降,這也將導致美國債收益率上升。

整體來看,基本面因素、市場供求因素、套利交易平倉因素與資產聲譽因素共同推高了美國長期國債利率,而且不排除未來幾個月內美長期國債收益率繼續顯著上升的可能性,這無疑將給美自身帶來更多風險。

債券利率上升將顯著擡升美國政府的還本付息壓力,進而加劇財政赤字。隨着年內大量美國債到期,美國政府將會續發國債,而在當下發行國債的成本無疑要比過去高很多。這意味着未來一段時期,美國政府還本付息的壓力將會明顯加大,並將繼續引發市場關於美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美債信用嚴重降低,最終動搖的是美元霸權根基。反過來講,全球投資者對於其他安全資產的投資意願將更加強烈,會越來越多轉向其他具有充分流動性、較高收益、規模足夠大的安全資產。

(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8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