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造船業落後中國200倍 專家:與日韓合作僅略改善落後窘態

中國的造船能力已經超過美國的232倍,其造船能力擴張不僅限於商船,還包括軍艦。(圖/新華社)

美國川普政府提出重振造船業,目的是吸引投資,對抗佔世界建造能力約50%的中國造船業。但是,中國的建造能力已經超過美國的200倍,規模差距顯而易見。要獨自追趕中國造船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與日本、韓國合作,也只能略爲改善目前嚴重落後的情況而已。

《日經中文網》指出,川普在3月4日的施政方針演講中表示要重振民用和軍用的造船業,並準備在白宮新成立造船辦公室,以打破中國主導世界海事產業的現狀。

報導說,川普對抗中國航運產業的核心是入港管制和減稅措施,例如對中國船舶徵收入港費,以及禁用中國政府提供的物流管理系統與起重設備。

川普公開與中國造船業對抗的背景是中國在世界海事產業不斷加強的寡佔地位。英國調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中國造船業截至2023年佔世界造船能力的50%以上。在新造船的訂單量方面,截至2024年壟斷了70%。

令白宮擔憂的是,美國的建造能力已縮小到算不上主要國家的程度,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造船能力已經達到美國的232倍。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佈的報告說,中國造船業的擴張不僅限於商船,在美國具有優勢的軍艦、巡邏艦和警備艦等艦船方面,增長也很顯著,中國艦船建造能力的擴張已敲響了警鐘。

在海洋貿易方面,中國的寡佔地位也在加強。英國勞合社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佔世界海上運輸量的40%。

美國海事局透露,從美國的造船和修理業的收入來看,78%來自艦船,商船佔21%,軍需支撐着大部分。美國國會計劃爲擴大艦船建造而增加預算規模,但難以確保有足夠的勞動力。

美國的造船業曾被譽爲世界第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4年達到頂峰,但到2024年12月,造船勞動力已減少到十分之一。

如果美國要吸引造船投資,有可能利多加起來建造全球約4成商船的韓國和日本的造船業。不過,日本的造船業在中韓勢力的席捲下,進入2000年代後失去了競爭力,已經沒有造船廠能製造與中韓企業匹敵的大型船隻。

密西根大學工程系教授戴維·辛格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中國具有競爭力的幹散貨船等低成本船隻方面,美國很難與之抗衡」,「爲了激活美國的造船業,必須尋求擁有先進造船技術的韓國和日本等盟國的合作」。川普在就任總統前曾呼籲韓國支援美國的造船業,今後可能會在投資和技術方面尋求日韓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