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房貸5.5萬!年收120萬看中北市48年老公寓 專家1關鍵:可買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遊智文攝影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文表示,看中臺北市大同區一間屋齡48年的老公寓,距離民權西路捷運站約步行10分鐘,他打算買下4、5樓共兩層,總價約1,800萬元,已準備500萬元頭期款,每月房貸約5.5萬元。他規劃自住4樓、將5樓出租以減輕負擔,但也擔心日後會出租不順,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原PO透露,他與配偶年收入合計約120萬元,育有三名仍在就學中的子女,考量家庭經濟壓力,計劃若買下這間老公寓的4、5樓,將要把5樓以每月2萬元出租,如果順利租出,房貸實際負擔可降至3.5萬元。不過他坦言,若房子租不出去,就得獨自承擔整筆房貸,擔憂未來壓力過大,因此想請教網友這間老公寓是否值得購買,出租行情是否穩定?
貼文一出,多數人勸退,「48年的舊屋,之後是等都更嗎?三個孩子還在讀書,年收120萬,說真的非常緊,壓力太大」、「不知道耶,現在有多少人願意租5樓呢?而且會不會一個沒談好,就直接幫你通報拆除?我覺得寧可住遠一點,也不想冒這風險」、「違建盈利要報拆,還款金額過大,有變故就壓力爆表」、「若真得想買,建議頂加5樓自住,4樓出租,可收入較多租金減輕貨款負擔,但48年的屋況要確認清楚,以免整修裝潢費過高」。
也有少數網友認爲可以入手,「如果離工作很近我會買,且離捷運不遠好出租」、「可以買的」。
據《ETtoday房產雲》指出,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針對該案表示,若購屋目的是自住而非純投資,在北市這樣的地段仍具吸引力,距離捷運站近的物件通常具備一定出租條件,但也提醒,屋齡近50年須特別注意結構與屋況,是否曾被盜拆、是否涉及違建等,都是購屋前不可忽略的風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