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主導地位削弱、人民幣藉機竄起? 陸學者:必須抓住機會

▲美元與人民幣。(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在美國資產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受到質疑之際,中外企業似乎越來越熱衷於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支付結算。數據顯示,外企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使用率從68%升至77%。大陸學者呼籲,關稅政策加劇美元地位削弱,人民幣應抓住機會。

據國際貨幣研究所(IMI)發佈的報告,2024年第四季,逾六成(約68%)的受訪企業存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過半(53%)的受訪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外匯交易。

除美元外,約三成企業報告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超過50%,超六成的企業報告人民幣結算比例超10%。數據還顯示,外企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使用率從68%升至77%。

談及原因時,近七成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是出於對「資產安全性」的考量,近半數企業是爲了優化「風險配置」,還有不到四成認爲人民幣「收益可觀」。

國際貨幣研究所總結認爲,2024年,計劃增加人民幣結算的企業佔比呈穩步上升的趨勢,企業對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同時,美元仍占主導地位,且歐元、日元等國際貨幣也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與人民幣形成競爭態勢。

▲中美貿易戰。(圖/路透)

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加劇美元地位削弱,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的機會。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復旦大學金融學教授楊長江表示,「近期美國國債市場波動性飆升,是一個分水嶺事件」,與以往的動盪時期不同,這次全球資本沒有流向美國。

楊長江進一步指出,我們過去認爲,貿易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驅動力,但現在的重點轉向人民幣能否作爲避險資產。「這是我們必須抓住的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塗永紅同樣認爲,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全球貨幣體系可能進一步多元化,這將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