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陷「兩難」選擇 人民銀行前行長:人民幣有機會發揮更大作用
人民幣。 歐新社
市場關注美元信心下滑如何全球貨幣格局,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美元正面臨弱匯率、同時保持國際貨幣主導地位的「兩難選擇」,迫使美元必然得讓出一些陣地,人民幣因此將有機會挑戰美元,但要看大陸內部是否能在當前全球博弈中,下決心讓人民幣發揮更大作用。
據「清華金融評論」微信公衆號消息稱,周小川在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閉門研討會上,發表題爲「全球貿易關稅爭端與美元的兩難選擇」的演講,做出前述表述。
周小川指出,美國在美元問題上實際上存在着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一方面希望美元在價值、匯率上弱一些,覆蓋面收縮一些、管的事情少一些;另一方面又希望維持低的債務成本,保持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包括必要時能用作制裁工具。
在上述美元「兩難選擇」中,周小川認爲,要實現美國政客「既要又要」是不太可能的。美元必然會有所得有所失,不得不讓出一些陣地,比如要在全球主導貨幣地位中讓出一塊地盤。
周小川指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國際貨幣體系中,有沒有其他貨幣敢於且有能力出來挑戰現狀,不一定是公開進行挑戰,而是尋求機會在實際應用領域逐步替代部分美元,那麼國際貨幣體系就可能出現新的局面。
至於目前可能挑戰美元的貨幣,周小川盤點出四種貨幣,分別是歐元、人民幣、SDR(特別提款權)與數位貨幣。
在歐元方面,周小川認爲,歐元區當前的資本市場一體化還沒見到明確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歐元要來補缺美元顯然還要進一步練好內功。
在人民幣部分,周小川說,如果美國在貿易與關稅問題上採取顯著的保護主義政策的話,人民幣是有機會發揮更大作用,但需要中方自己在改革開放上,特別是在貨幣改革方面要有更大的手筆,包括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提高人民幣自由使用程度、減少不必要管制。而人民幣也可以是國際格局博弈的一張牌,但這會面臨到資本外流的擔憂。
「在當前這場全球博弈之中,能否下決心讓人民幣發揮更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分析框架。」周小川說。
周小川認爲SDR可能也是選項,但SDR現在被認爲是記帳單位。他強調,SDR即使作爲記帳單位、計量單位,也能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有機會讓SDR承擔更多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數位貨幣上,周小川表示,穩定幣是否穩定存在爭論,即便穩定,在支付便利化議題上未能站住腳,所以未能達到替代美元的份量,因爲穩定幣必須「咬住」某一貨幣,比如說美元,因此這將是擴大美元的地盤而不是替代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