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偏弱、貿易談判可望有進展 美銀:臺幣年底看28.8元
新臺幣與美元。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銀行(BofA)以各國貿易談判近期可望出現進展、及美元偏弱影響爲由,調整東亞貨幣的預測,預估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將會從現在的30元左右水準逐季升值,第4季料會升至28.8元,且明年將持續走升。巴克萊銀行與高盛公司等業者也都預期,亞洲貨幣兌美元中期看升。
另外,根據路透20日引述六位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近日多家出口商陸續接到臺灣央行的電話,要求減少每日賣匯量,藉此舒緩新臺幣升值壓力。消息人士表示,出口商上週起陸續接到央行電話,希望廠商能配合,把每日的賣匯量從原本的2,000萬美元,降至1,500萬美元左右。
一家大型出口商的消息人士對路透說:「(央行)常常有(打電話來),因爲我們的量太大了。」「聽交易員說,(賣匯金額)2,000萬美元有的時候央行就會關心。」臺灣央行暫未迴應路透的置評請求。
美銀表示,隨着美國和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好轉,加上談判內容可能涉及匯率,認爲新臺幣和韓元匯率會進一步走強。美銀預期,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本季將升至新臺幣29.7元兌1美元,第3季升抵29.1元,第4季攀升到28.8元。
美銀認爲,新臺幣匯率明年將續揚,2026年第1季漲到28.5元,第2季升至28.2元,第3季再漲抵27.9元,第4季升至27.6元。
在此同時,美銀預期韓元兌美元從本季到明年第4季也逐季看升,到今年第4季時將升值到1,320韓元,明年第4季漲上1,240韓元。
巴克萊銀行認爲,中期而言,美元兌亞洲貨幣貶值是阻力最小的路徑,尤其是對新臺幣、韓元及離岸人民幣等北亞貨幣。
高盛指出,儘管美中已同意暫時大幅互降關稅,市場的關鍵主題依然不變,將維持逐步擺脫美國資產的分散投資趨勢,已積累多年美元的亞洲出口商可能會繼續把手上的美元換成本幣。
高盛預期,亞洲各國和美國進行貿易協商,將使亞洲貨幣更難貶值,若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出口商繼續出售美元,最爲看升韓元、新臺幣、馬元及星元,若美中達成協議,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邁向人民幣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