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今年首見月線上漲 日圓兌美元跌破150

美元指數7月首見今年第一次月線上漲。 路透

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DXY)週四(7月31日)收盤小漲,錄得2025年以來的首次月線上漲,主要是貿易協議的不確定性減輕,以及獲得美國經濟復甦的支撐。

日圓兌美元匯率在G-10貨幣中表現最差,週四兌美元大跌0.83%,跌破150大關,收盤報150.75日圓兌1美元,這是5月28日以來的最低水準。7月全月日圓兌美元貶幅約5%,創下2024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日本銀行(央行)週四以全票通過的方式,將短期利率維持在0.5%不變,此舉在市場普遍預期之中。日銀同時上調了未來幾年的通膨預期,日圓一開始因而上漲,但後來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未就未來升息時間點透露任何線索,市場對近期升息的預期降溫,日圓轉跌。

在這之前,美國聯準會(Fed)週三維持利率不變,無視美國總統川普的持續降息呼籲。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他並不急於降息。

路透指出,鷹派的美國聯準會,加上美國經濟的韌性,支撐了美元匯率。另外,在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達成一系列貿易協議後,原先混亂的川普關稅不確定性,亦有所緩解。

美元指數週四盤中一度重新站回100以上,但收盤時漲幅縮至0.15%,報99.968。

富國銀行策略師Aroop Chatterjee說:「聯準會9月降息尚未成定局,因爲聯準會正在等待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更明確訊號,而關稅壓力已經推高了通膨。投資人意識到,在等待疲軟數據和鴿派聯準會實現之際,難以堅守做空美元的負利差交易。」他認爲,美元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可能繼續上漲。

In Touch Capital Markets資深外匯分析師Piotr Matys也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數據繼續證實經濟狀況良好,而川普對鮑爾的批評沒有轉化爲任何實際行動,那麼美元的「修正性反彈」可能會持續數週甚至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