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友好 關稅輕描淡寫 郭智輝認臺影響不嚴重

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出席「2025生策年會」,並以「美國新關稅下臺灣產業政策─生技產業發展方向」爲題發表演說。(範揚光攝)

我國談判小組正與美國協商對等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赴生技業大會演講,舉英國剛成爲第一個完成貿易協議國家爲例,認爲美國對友好國家,關稅就是「意思意思」,因此樂觀對產業喊話,以我們跟美國的關係這麼好,臺灣受關稅影響「應該不會很嚴重」。

郭智輝昨赴2025生策年會,以「美國新關稅下臺灣產業政策─生技產業發展方向」爲題演講。他說,現在美國第一個談判國家英國出爐,就是10%,鋼鐵關稅更是0,英國對美國的關稅則降到1.8%,這顯示美國對友好的國家,是非常的「輕描淡寫」,在關稅上面只稍微「意思意思」。

因此郭智輝有信心說,美國其實對民主國家,給豁免的機率非常非常高。更從很多跡象看,以我們跟美國的關係這麼好,臺灣受關稅影響應該不會很嚴重。

不過經濟部也有對關稅衝擊做評估,郭智輝提主要評估是六大傳統產業,包括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工具機跟機械業等,另外產地在中、越、泰、馬等國的臺商,也會有影響。

至於生技產業,他指出,藥品是暫時豁免項目,醫材則有35%,但有90天暫緩。以2024年臺灣新到美國的藥品大概10億美元,佔出口30%,確實是有影響,其中藥品以製劑影響比較大。

但他立刻說,臺灣醫療生技具有ICT科技優勢、醫療大數據、法規接軌國際、完整生醫聚落等四大優勢。鼓勵醫療生技產業在臺研發、赴美生產,或以併購或投資等方式,強化在地供應鏈佈局來應對。

至於傳統產業,短期會給予出口業金融支持,中長期則協助產業轉型,協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