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貿易協定只是倉促的半成品 特朗普熱切宣傳凸顯白宮不安心理?

財聯社5月8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與英國在週四達成了一份貿易協議,這是白宮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實施關稅政策以來的首份協議,因此備受特朗普政府的吹捧。

特朗普表示,美英貿易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筆很好的交易,但即使如此仍有餘地進一步擴大。英國首相斯塔默則聲稱這項協議太棒了,但同時也承認雙方仍需要完成一些理順細節的工作。

儘管在媒體鏡頭前,英美兩國都在努力熱演,試圖表現出貿易重回蜜月期的激動。然而,這份協議的內容、市場的反應以及國際貿易專家們的態度,都讓這次表演顯得有些拙劣。

Ebury市場策略主管Matthew Ryan指出,目前爲止,英國金融市場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欣喜若狂的跡象,這足以說明投資者是如何看待這一協議的。這遠非一個全面的貿易協定,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最終敲定。

框架而非協議

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國際貿易法教授Tim Meyer表示,從市場的角度以及從那些關注美國經濟的人的角度來看,這份協議影響十分有限。顯然,這只是一個框架,實際上並不是一項協議。

根據兩國達成的初步協議,美國計劃對英國出口價值50億美元的特定產品,如乙醇、牛肉和機械等,並享受英國從5.1%降至1.8%的關稅稅率,但美國仍堅持對除汽車外的所有英國產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此外,英國還同意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

作爲交換,英國方面則將以較低的10%的關稅稅率對美出口10萬輛汽車,並享受降至零的鋼鐵關稅稅率。

不過,英國將繼續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且美國並未承諾在藥品或電影關稅方面給予英國豁免。

懸而未決的問題仍然存在,這讓那些尤其關注數字服務稅的美國企業格外不滿。美國服務業聯盟主席Christine Bliss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英國的數字服務稅應該得到進一步討論和解決,以確保美國服務供應商能得到公平對待。

市場和行業的反應折射出了美英貿易協議的粗糙,但這一切實際上早已有跡可循。

給後續談判打個樣板

據英國駐美國大使Peter Mandelson稱,特朗普在美英談判中進行了最後的干預,倉促結束了討論。三名知情人士則透露,特朗普在倫敦時間週四晚9點左右致電斯塔默,要求英國降低對美國乙醇和豬肉的關稅,斯塔默最後僅同意了乙醇的要求。

一名英國官員還在週四表示,在談判中,英國一開始就對哪些領域不會讓步持堅持態度,英國人不是搖擺不定的人。這也意味着談判通常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趕在週四前倉促宣佈協議似乎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急切心理,在洛杉磯港貨船減半,美國企業普遍下調經濟預測的當下,白宮的壓力已經不言自明。但更多觀察人士認爲,與英國的協議並不足以緩解美國廣泛的經濟不確定性。

與英國達成的框架協議很可能預示着美國與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可能會是什麼樣子。但無論美國與這些國家達成何種共識,現在看來都不太可能成爲一項強有力的貿易協議,而只是與這些國家未來進一步談判的提綱。

甚至白宮再次反覆的態度也讓市場對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的前景更加懷疑。就在英國政府宣佈美國將對來自英國的鋼鐵和鋁免徵關稅的一個小時後,白宮稱將就金屬關稅的替代安排進行談判。

正在與美國談判的歐盟代表也對白宮的耍賴態度意見極大。據歐盟官員稱,雙方並沒有找到共識,因爲美國一直在改變其關注點,這太荒謬了。

還有人比喻,美國的談判策略就像是他們把發臭的魚扔到桌子上,然後說,付錢就可以讓他們把魚拿走,然後只拿走了魚頭,留下所有其他東西。美國只開放了部分關稅的談判空間,這極不利於建設性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