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頭銜沒上司、薪資所有員工集體決定卻連賺35年 這家公司怎麼做到的?

示意圖/ingimage

高爾合夥公司(Gore Associates)位於德拉瓦州的紐華克,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能夠成功化解這個問題,足以做爲其他組織的典範。高爾公司生產防水纖維、牙線、電腦線的特殊絕緣塗膠,以及針對汽車、半導體、製藥業、醫學業等產業,生產精密的特殊卡匣、過濾袋、管子。

公司成員都沒有頭銜,員工的名片上只有姓名,無論他的薪資多高、肩負多大的責任、或者年資多久,姓名下方都只有「夥伴」兩個字。員工沒有直屬上司,只有贊助人;他會照顧員工的利益,扮演他們的良師益友。

本文出自《引爆趨勢》

我採訪高爾公司的韓恩(Bob Hen),他在德拉瓦州的工廠工作,可能是高階主管之一。我設法讓他告訴我他在公司的職位爲何,卻未能如願。他的辦公室和其他人一樣大,名片上的頭銜也是「夥伴」。他似乎沒有秘書,穿着和其他人沒有不同,我一再請他說明自己的身分,他終於笑着說:「我只是管閒事的人。」

簡單來說,高爾是一家非常特殊的公司,經營哲學相當清楚明確。公司規模雖然龐大,仍然企圖以剛創業的模式來經營,而且從各種角度觀察,這種經營模式相當成功。

企管專家發表最值得效力的美國企業排行榜,或者管理顧問提及管理最好的美國企業時,高爾公司一定榜上有名。高爾公司員工流動率是同業平均數值的三分之一。

公司連續三十五年賺錢,業務蒸蒸日上,產品不但日新月異,而且獲利高,成爲同業欽羨的對象。高爾公司能夠堅持小型公司的規範,公司上下一體奉行,如今規模雖然擴大到十億美元,員工多達數千人,仍能繼續成長。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案就是遵守一百五十原則。

公司創辦人高爾(Wibert Gore)和哈特派一樣,都不是受到鄧巴的影響。反之,兩者都是經過一連串嘗試錯誤後,一路跌跌撞撞才學會這項原則。若干年前他接受訪問時說:「我們一再發現,每次工廠員工超過一百五十人,就會遇上麻煩。」

因此公司訂下目標,每家工廠編制就是一百五十人。換句話說,公司電子部門旗下的工廠,佔地不能超過五萬平方呎,因爲工廠員工人數不會超過一百五十人。

(本文出自《引爆趨勢》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 譯者:齊思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