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排便不等於健康 專家示警3情況:恐罹癌了

營養師劉雅惠指出,若發現糞便容易沾黏在馬桶上、肚子脹放臭屁,以及糞便細軟不成形,應特別留意腸道健康狀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每天都有排便,就代表腸道很健康?對此,營養師劉雅惠指出,若發現糞便容易沾黏在馬桶上、肚子脹放臭屁,以及糞便細軟不成形,應特別留意腸道健康狀況。其中她提到,糞便細軟不成形恐是腸躁症或大腸癌所致,務必儘快就醫檢查。

劉雅惠在個人粉專發影片表示,每天排便不一定腸道就沒問題,尤其是出現3種情況時,務必要注意。首先是糞便容易沾黏馬桶,可能是飲食過於油膩,導致脂肪難以消化,使糞便難以衝下去;其次是肚子脹又放臭屁,可能是腸子消化速度變得很慢,腸道內壞菌太多時所引起;最後是糞便細軟不成形,除了纖維攝取太少外,也可能與腸躁症、大腸癌相關。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曾提到,糞便主要是水、人體無法消化的纖維組成,因此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就可以幫助糞便成形,輕易被排出;反之,若平常纖維攝取不足,又經常吃高油、蛋白質的食物,糞便就不易成型,變得又溼又黏。

除此,陳威佑說,在過度焦慮、壓力等情緒影響下,腸道會透過迷走神經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引發一連串的反應來應對壓力,此時身體會抑制腸道消化功能,無法確實吸收食物的營養,進而可能產生腹痛、糞便變黏等其它腸道疾病。

陳威佑提醒,若發現糞便型態變得越來越細如筆一般、帶有血絲、黏液多甚至散發惡臭,以及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有便意但感覺排不乾淨等症狀,就要留心可能是較嚴重的腸道疾病或大腸癌,建議要儘早去大腸直腸外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