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山沒田,我們靠什麼生活?”——這個社區的答案讓3000人笑了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文化廣場上歡聲笑語,幫扶車間裡熱火朝天,一幕幕活躍躍的圖景,流淌在樂安縣厚發社區。唯一一個以脫貧羣衆爲主的搬遷安置社區,從“大山”到“高樓”,從“山裡人”變“城裡人”,易地搬遷搬出幸福生活。
安居又樂業 家門口掙錢可真香
樂安縣山碭鎮厚發社區共安置了16個鄉鎮3000多名羣衆。“我們這個社區居民來自143個行政村,彼此陌生,思想和生活習慣各異,各類矛盾和訴求繁多,如何讓他們從‘搬進來’到‘融得進’,是我們工作的最大挑戰。”厚發社區黨支部書記黃國輝說。
每天凌晨兩點,社區居民陳書明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炸油條、做包子,香味飄滿小巷。從大山搬來社區,從脫貧戶變成“小老闆”,如今的他“有家又有業”。可剛“進城”那會兒,陳書明心裡直打鼓:“搬來這裡,沒山沒田,我們靠什麼生活?”這不僅是他的心事,更是3000多名搬遷羣衆共同的心事。
面對羣衆的普遍擔憂,樂安縣把穩崗就業作爲易地搬遷後續工作的重中之重。陳書明一家在搬遷後不久,就獲得了小額信貸支持,在社區辦起了餐飲店。
羣衆急難愁盼就是黨委、政府的服務清單。近年來,樂安縣出臺“易地搬遷對象就業扶持專項補助”政策,“送工作上門”,推薦搬遷戶到園區、企業、工地務工;同時,支持社區引進幫扶車間,將雙孢菇、蘆筍等特色農業幫扶車間“開到家樓下”。
截至目前,厚發社區已輸送搬遷戶務工1537人,厚發社區搬遷羣衆人均工資性收入從2019年的0.8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1.54萬元。
從“搬入”到“融入”,心定了纔是家
夏日的傍晚,厚發社區文化廣場成了“快樂大本營”,居民們踏着動感旋律翩翩起舞,笑容在臉上綻放,悠揚的歌聲在樓宇間迴盪,也迴盪在搬遷羣衆的心田。
“剛搬來時大家相互不認識,來往少,難融入,現在處得可融洽。”“以前辦事要回原村,現在在社區就能一站式解決,省時又省力。”“起初只是人搬來了,就是‘挪個窩’,現在是‘心’定這兒了。”
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話,照見了樂安縣“融心治理”的溫暖底色。聚焦“一老一小”,整合學校、醫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資源,爲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務;開設“4點半課堂”,解決務工家庭子女放學無人照看問題;享受“種菜自由”,租用22畝土地建設“微田園”,免費提供給370餘戶居民種菜;政務服務中心開進社區,針對搬遷羣衆“人戶分離”帶來的辦事難題,做到證明材料互認,實現“居民辦事不出社區”。
一點點,一樁樁,一件件……樂安縣通過穩就業、精治理、優服務,真正實現搬遷羣衆“穩得住、融得進、能致富”。(邱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