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纜車、太平滑索 可行性評估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畫在太平雲梯東側建太平高空滑索,可利用現有地形落差,打造長約300公尺的滑降體驗。(阿管處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動嘉義縣梅山鄉「太平四村及周邊觀光環境整備計劃」,其中「梅山纜車」及「太平滑索」項目被地方視爲重中之重,經兩次地方意見交流會,針對纜車起迄路線,地方提出初步建議。滑索設施則規畫從太平雲梯南、北端加以串聯,立委陳冠廷喊最快2030年正式營運。阿里山管理處表示,事涉層面廣,尚無時程表。
20多年前就有大阿里山區建纜車倡議,阿管處也曾規畫出多條潛在路線,皆因造價成本、路線、地質安全等因素無疾而終,前立委陳明文任內爭取建梅山纜車,立委陳冠廷選舉時更將纜車列爲政見之一,阿管處巳將「梅山纜車」及「太平滑索」納入規畫,展開可行性評估前期作業中。
經過兩次地方意見會議,地方提出2條纜車路線建議,主線從舊梅山國中、現梅山停車場起站,途經梅山望風斷崖,終點在太平雲梯遊客服務中心,全長約5公里,從海拔80公尺一路爬升至1000公尺;另一條串聯太平雲梯遊客服務中心和大巃頂休息站,長約1公里。
鑑於高空滑索是近年新興遊憩設施,阿管處委外顧問公司也提出在太平雲梯東側建高空滑索想法,阿管處副處長陳榮欽表示,滑索路線與太平雲梯平行,可利用現有地形落差打造長約300公尺的滑降體驗。
陳榮欽說,纜車和滑索皆尚未進入實質規畫設計階段,不過從目前選址來看,滑索設施位置涉及用地取得、地目變更等,梅山纜車起站如設在梅山停車場,也要釐清土地權責,啓動規畫設計後,還有地質鑽探、環評等程序要走,整體來說,兩設施建置完工還有很長一段路。
陳冠廷說,交通部觀光署承諾梅山纜車採用「最小開發面積」工法,避免觸及梅山第一水資源保護區敏感地帶,將生態衝擊降至最低,他會持續協調交通部、環境部、農業部等相關單位,確保計劃在環境影響評估與土地取得等關鍵議題上能順利推展,目標2025年底完成可行性報告,最快2030年正式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