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熱錢再起+降息預期,富邦金上看100元?臺股老手曾喊多160元鴻海:酸民要跟我道歉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玩股講客人
美國熱錢再起與降息預期,讓滿手美債的壽險金控迎來反轉契機。富邦人壽、國泰人壽雖債券部位逾七成、股票不到兩成,但在公司債與金融債可能因降息上漲的背景下,投資績效有望改善。富邦金技術面出現 W 底並突破關鍵均線,股價或將挑戰 90 元乃至 100 元。對投資人而言,壽險金控的資產配置雖保守,但在市場資金氾濫與景氣回暖時,仍可能成爲多頭行情的受益者...
還記得我2025年7月21日發佈的鴻海文嗎?「機構喊鴻海目標價300元!爲何我算出來是高點是340元?」當時利用產業面、基本面的價值投資角度,抓出本益比區間,其實我文章都說很明白了,雖然我也猜不準行情,但是有一個公平客觀的依據,總比整天劃線唬爛好多了。
結果運氣就是這麼好,文章發佈時間在2025年7月21日盤後,也就是隔天才開始驗證行情,結果呢?7月22日收盤162元就是最低點啦,現在已經195元以上,而且我文章最後也提到,年底大家纔會慢慢接受,所以果不其然,出現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酸民,連一點點投資的常識就在吵。
結果還是有一些無腦粉在那邊吵,真的是想叫這些小朋友乖一點啦,空口說白話?我都投資十幾年了,而且真金白銀買股票都幾千萬了,每次言論也都是負責任的,現在呢?各位可以看到那些留言,這就是標準的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實力弱得要命,所以他們其實是在罵跟自己一樣心態的人,你自己亂搞或想害別人,爲什麼我要跟你一樣壞?我可以選擇成爲善良的人啦,不需要學你們旁門左道亂搞!
這就是爲什麼我在寫專欄的現在,而且我的正職就是研究股票寫文,至於那些無腦韭菜酸民也不知道做什麼工作的,還在亂留言當無腦酸酸,誇張的還說我引誘散戶入坑,這邊我先保留法律追訴權,因爲這是造謠抹黑我「內線交易」,如果連漲都不知道怎麼上漲,你怎麼會知道何時下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顯然已經開始打臉,真的有責任感一點,當初留言亂罵的,就在底下留言道歉,纔不會親朋好友看到鬧了笑話。
再說到內線交易,那更是可笑,如果投資都靠內線騙來騙去,不是被關就是虧錢一輩子的魯蛇,沒有實力,難怪只能留言亂酸一通,我這也不是沒根據,因爲如果酸民知道我這麼強的話,加上一個月不到的股價居然能從160元漲到195元,早就閉上鳥嘴,甚至應該要崇拜吧?因爲他們自己看的趨勢大錯特錯嘛!相對之下,我真的神乎其技!
好啦不開玩笑,這邊還是要說一下,股價認爲市場波動,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研究,鴻海贏了,但我也不會因此自滿,因爲魯蛇永遠只會話當年勇,而沒有「現在的成效」,所以要回到正文了,不欺負這些無腦酸酸。
這次我要寫的是金融股系列,開門見山來講就是壽險金控,原因是美國熱錢再起,上週短債就發了一千億美元,這不就是熱錢嗎?說一個原理給你聽,當美國政府舉債一千億美元,就可以把這些錢拿去投入市場刺激經濟,那麼這些美債呢?賣給企業或者ETF大軍,再來又可以直接生錢出來投資市場,所以股市就會持續受到熱錢刺激而帶動中長期的多頭上漲。
那麼爲什麼是壽險金控呢?很簡單,他們滿手美債,而且不管是一百年還是一萬年後,也只會滿手滿債,原因很簡單,這些壽險金控的浮存金都不敢投資股市,因爲實力不是很強,所以更保守躺平的方式就是丟美債,反正美國政府會想辦法生利息出來,也不會倒閉。
再者,新臺幣這幾個月暴強,加上臺股、美股狂飆,韭菜此時此刻還在觀望,再不然就是喊空,所以債券就成爲更好選擇。再來是穩定幣需要買入大量美債資產,才能發行更多穩定幣,賺取貨幣流動間的服務費及差價。
最後一個是美國實際的經濟確定不振,2000年以後的市場,只要遇到經濟萎靡就是QE撒錢,所以經濟越差,股市越好,熱錢變超多,賣掉股票之後又會換去債券市場。
所以在這些因素考量之後,壽險金控看起來也差不多爛到底了,但壽險搞不好也想轉型,學一下波克夏,保險金都拿去買進大量績優股,賺取長期的資本利得與股息對吧?說歸說,事實永遠不可能這麼理想,要知道壽險業投資能力是很躺平的,不然也不會滿手美債或基金對吧?
我這樣說其實是恨鐵不成鋼,畢竟我從十幾年前就投資股市到現在,股息也領了數百萬以上,當然也希望壽險業多多加油啦,否則臺股這麼多好企業,獲利、配息每年創新高,都被外資跟有錢大戶賺走也是很可惜,認真一點好嗎?
我也希望壽險業能提升投資能力,享受熱錢通膨後的股市,幫保戶多投資一些好股票,自己也能抽到更多佣金,簡直是雙贏嘛!接着還是來看看最新法說會揭露的資訊,確認這件事情。
從富邦人壽的投資組合來看,國內外的債券佔比還是接近七成,至於國內外的股票則不到15%,再加上6.9%的不動產,而且現金高達6.1%,相比2024年年底,加碼債券、不動產並保留更多現金,當然不動產應該有很高的機率是增值,畢竟你也知道,通膨會讓股房大漲,至於債券則是拖累大家,現金也會有現金拖累效應,所以我前面罵得對不對?
如果壽險機構養這麼多人跟研究員,最後只是滿手債券跟不動產,那怎麼追得上通膨跟股市大漲?這邊就不言而喻了。再看看投資報酬率,去年底的國內外股票都超過兩成,其他都個位數,2025年第一季,國內股票報酬率超過兩成,國外股票也接近兩成,至於其他部位都是個位數,所以大家滿手定存跟保單,真的不用自卑,看看你們的保險公司做了什麼就知道,大家跟金融機構的投資幾乎沒有差異性,因爲韭菜股票也賣光了,套牢的美債就一直加碼,從長債買到變成短債,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補充一下,富邦人壽買進大量公司債及金融債,公債比重並不高,而這些債券也是跟着景氣還有企業營運走,換句話來說,只要市場變好,壽險績效就會自動浮現,富邦金的EPS當然就會重返成長軌跡。
但如果只看富邦人壽,不免有些偏頗對吧?所以再來看看二哥國泰人壽的情況。
結果不看沒事,看到簡直心都涼了,國泰人壽目前持有海內外的債券超過七成,不動產有7.5%,至於國內外股票合計接近12%。從績效來看,大部分的資產都跟富邦人壽,唯一差別是股票績效,去年海內外股票都是一成多,而今年第一季國內績效一成多,國外則衰退到10%以內,顯見操盤績效比富邦人壽略差一些,但回到大方向都一樣,大家都沒什麼股票,滿手美債而已。
所以根據前面我個人的總經觀點以及市場認知,既然認爲美債末日已經差不多,這些壽險金控的投資績效理論上也該反轉了對吧?來看看富邦金技術面的情況。
富邦金(2881) 技術分析
從近一年的技術面來看,在2025年四月崩盤大跳樓之後,截至目前爲止,技術面出現一個W底,而且八月之後站上季線、半年線,即將挑戰年線的位置,看起來大有可爲,如果美國啓動降息,再加上新臺幣停止升值或轉回貶值,那麼富邦金的投資績效自然就會漸入佳境,這邊說的不是股票,因爲他們手上股票也沒多少部位,報酬率翻倍也無感,最大的重點是公司債及金融債有機會上漲,因爲降息就會帶動股市上漲的活水。
最後一樣來整理個人看法,富邦金我就不會用本益比法來估值,而是要看市場趨勢以及大盤多頭的力道。壽險金控長期以來投資策略高度集中於債券與不動產,股票持有比例偏低,導致在股市與通膨並行上漲時,難以享受到完整的資本利得。
從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的投資組合與績效來看,債券部位仍佔逾七成,股票比例僅約一成多,即使股票報酬率優於債券,也因持倉過低而影響整體績效。不過,在美債殺到底之後,降息在望再加上新臺幣匯率可能轉貶的情況下,公司債與金融債資產理論上有機會反彈,帶動壽險金控獲利與股價回升,那麼富邦金獲利以及股價走勢肯定還是比較偏向多頭,至少先過90元再說吧?接着再來努力100元大關。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