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車零關稅襲臺前奏?川普出手了 11月起「3種車」吞25%稅 這5國最慘

美國11月起對卡車等3車課徵進口關稅,對墨、加、日、德與芬蘭等5大進口來源國衝擊最大。(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美關稅談判因APEC、川習會延宕,預料本(10)月底前難談成,使汽車等受關稅衝擊的產業,不確定風險再延長。而在美汽車零關稅叩臺之際,川普17日又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宣佈自11月1日起,對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及相關零件課徵25%關稅,並針對進口巴士加徵10%關稅,並擴大針對國產汽車與引擎的稅務補貼,讓汽車業重回關稅戰下的主戰場。

臺灣對等關稅暫時20%,且疊加MFN最惠國待遇稅率(MFN),自8月8日生效迄今實施逾2個月,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本想盡速和美國USTR及財政部完成關稅談判,以縮短暫時關稅實施期程,減少對產業衝擊。

然而,談判自8月迄今,實質進度卻不大,相較日韓各國已相繼與美完成貿易協議談判,臺灣卻連最後一次總結會議都還沒召開,加上還有232條款和供應鏈投資合作細節待敲定,目前僅9月底時,在華府進行過第5輪實體磋商,遲遲未能給出拍板的明確時間表。

在汽車關稅懸而未決之際,川普突然宣佈對卡車等3車種,課徵10~25%不等的進口關稅,《路透》報導,白宮此舉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旨在推動更多汽車製造迴流美國本土。(文章未完…全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