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財報大戲 兩議題發燒 預期標普500企業獲利成長趨緩

美國上市公司第3季財報季將於本週開鑼,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獲利與營收成長預料都將趨緩。(美聯社)

美國上市公司第3季財報季將於本週開鑼,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獲利與營收成長預料都將趨緩。投資人不僅密切關注關稅對企業營運的影響,更聚焦於企業龐大的人工智慧(AI)資本支出是否出現回收的訊號。

摩根大通、高盛、花旗銀行及富國銀行14日將公佈上季財報,預料投資銀行業務回升將幫助獲利成長,並且爲財報季揭開序幕。LSGE彙整的分析師預測顯示,美國企業第3季獲利將比去年同期成長8.8%,彭博經濟學家預估的成長率爲7.4%,都低於第1、2季的各超過13%。

LSGE的資料顯示,分析師預估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第3季營收將年增5.7%,也低於第2季的6.4%。

美國總統川普雖在4月宣佈提高關稅,但一直到8月才實施,關稅可能產生的全面衝擊迄今仍不確定。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柯斯丁表示,由於第3季總體經濟數據偏強,可能意味着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的獲利及營收成長,有望超乎預期,而且儘管第3季的關稅逆風強於第2季,企業預料仍能維持獲利率。

由於AI帶動的樂觀氛圍已使美股迭創新高,且今年來已上漲11%,因此投資人對AI資本支出的重視程度可能超過關稅及其他風險。

因此,投資人將更重視本月底之前的大型科技公司財報。跡象顯示科技業正在抽回一部分資本支出,可能衝擊晶片業者、AI相關基礎設施及服務業,且不僅止於美國,還可能影響到亞洲及歐洲的AI相關企業。

分析師指出,一些投資人認爲目前股價已經泡沫化,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以預估獲利計算的本益比約23倍,遠高於十年平均水準18.7倍,「科技七雄」獲利雖可能「非常火熱」,但投資人擔憂龐大的AI投資能否獲得回報。

多家企業持續對AI砸下巨資,並敲定AI相關交易,例如超微(AMD)上週宣佈與OpenAI達成多年晶片供應協議;軟體銀行也表示同意以54億美元價格買下瑞士艾波比工程集團的機器人業務。

由於美國政府從10月1日起關門,官方經濟數據停擺,本週數據可能繼續延後發佈,使投資人更難了解經濟現況,以及聯準會(Fed)的降息行動,因此投資人特別關注企業財測與對營運展望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