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擴大制裁伊朗 油價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否則加大原油制裁力度,國際油價收高大漲近3%。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否則加大原油制裁力度,加上中美貿易衝突和緩,美國通膨意外降溫,國際油價收高大漲近3%。
13日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收漲2.57%,以每桶66.63美元作收。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WTI)漲2.78%,收在每桶63.67美元,相較今年的最低收盤價回彈超過11%。
但市場交易員預期14日公佈的美國原油庫存量激增,國際油價回軟,週三布蘭特期油與WTI期貨跌約1%。
展開今年上任後首次中東行的川普,13日在首站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演說警告伊朗,美國不允許德黑蘭當局擁核自重,如果核談判失敗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能源出口,做最大程度的施壓。美國國務院13日宣佈新一波制裁,對象是協助伊朗原油運往中國的企業實體。
川普威脅對伊朗原油升高制裁,加上美國通膨意外放緩,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帶動13日油價飆漲。
但川普不樂見油價漲太多。川普在社羣平臺的貼文,有近900篇以原油和美國能源霸權爲主,高盛分析師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他偏好的WTI原油期貨價格,落在每桶40美元到50美元。
高盛分析師在報告指出,當WTI價格高於50美元,川普多會呼籲拉低油價(或慶祝油價下跌)。反之,當WTI價格低到每桶30美元以下,川普便疾呼提高油價,以支撐美國石油生產。
然而油價在每桶50美元,對美國頁岩油業者來說還是太低,連現有鑽井數量都難維持,遑論擴大產能。川普追求低油價,恐與他石油業的支持者和金主產生衝突。另一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4日發佈月度報告,針對美國等產油國聯盟OPEC+以外的對手,下修今年原油供給成長預測,這些非OPEC+產油國料將縮減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