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伊朗石油被美製裁 大陸煉油廠營運受阻

陸美關係對立。(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伊第四輪核談判在即,美國財政部又制裁中國一家小型煉油廠和數家碼頭營運商,指責它們爲伊朗原油貿易提供便利,違反美國製裁令。

路透指出,伊朗約90%的石油出口銷往中國。不過自2022年7月以來,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沒有從伊朗進口任何石油,伊朗原油進口被標示爲原產於馬來西亞或其他國家。

綜合外媒報導,此制裁的主要目標是「茶壺」煉油廠河北鑫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茶壺」煉油廠是國際對中國中小型民營煉油廠的統稱。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8日公佈一份聲明稱,該公司透過影子油輪接收了多批次伊朗石油,價值達到數億美元。此外,山東東營港自去年以來接收多批次伊朗石油,財政部因此制裁三家在當地營運碼頭的公司。財政部表示,上述公司購買或協助運輸價值數億美元的伊朗原油。

這是當川普政府重新施行「極限施壓」政策以來,美國第三次針對中國境內的獨立煉油廠採取行動。這些行動旨在切斷伊朗的出口收入,迫使德黑蘭達成協議,遏制其核子計劃並停止向中東各地的激進組織提供資金。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第四輪核談判可能將於本週末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仍致力於加大對伊朗石油供應鏈所有環節的壓力,以阻止該政權獲取收入來進一步推行其破壞穩定的議程。」

美國今年3月制裁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長王學清,這是美國首次列入制裁名單的一家中國「茶壺」煉油廠。山東勝星化工有限公司在4月成爲第二個目標。

知情人士表示,這兩家中國小型煉油廠已在原油取得方面遇到困難,導致它們停止採購並以其他名稱出售產品。這些制裁也開始令其他更大的中國獨立煉廠對購買伊朗原油望而卻步。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迴應,「中國一貫堅決反對美國濫用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美國應停止干擾和破壞中伊之間正常的經貿合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先前表示,美國希望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減少到零,指伊朗利用這些銷售獲得的收益,爲襲擊美國盟友、支持世界各地的恐怖主義並進行其他破壞穩定的行動提供資金。

她說,只要伊朗試圖透過石油收益爲其破壞穩定的活動提供資金,美國就會追究伊朗及其所有逃避制裁的同夥的責任。

美國能源顧問公司拉皮丹能源集團(Rapidan Energy Group)地緣政治風險主管費雷拉(Fernando Ferreira)說,美國最新的制裁是漸進式的,「今天的制裁延續了對中國進口商的壓力,但尚不足以成爲伊朗出口的轉折點,因爲川普政府仍未對中國國有企業下手。」

他說,如果北京拒絕限制進口,華盛頓或將繼續擴大制裁名單,並將目標鎖定在更敏感的實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