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作者用AI編造內容被解僱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道 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5月22日報道,美國內容發行商金氏特稿社表示,它解僱了一名使用人工智能(AI)撰寫一篇關於暑期閱讀書單文章的作者,書單裡包含一些不存在的作品。

這份書單出現在《炎熱指數:夏日最佳指南》欄目中,作爲增刊分別刊發在《芝加哥太陽時報》和《費城問詢報》。

該文章作者馬爾科·布斯卡利亞表示,書單中超過一半的作品都是假的,他承認在寫作時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但沒有仔細檢查人工智能生成的結果。“我犯了一個非常愚蠢的錯誤。”布斯卡利亞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報道稱,這是人們想走人工智能捷徑卻事與願違、令新聞機構尷尬的最新案例。《體育畫報》週刊曾在2023年被人發現在其網站上刊登的作品評論中列出了不存在的作者。甘尼特通訊社在被發現錯誤後不得不暫停使用人工智能進行體育報道的實驗。

金氏特稿社在一份聲明中說,“《炎熱指數》夏季增刊是由一名自由簽約作者製作的,他在撰寫文章時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但沒有說明這個情況”,並指出它有嚴格的政策,禁止使用人工智能創作素材。該機構稱,只有《芝加哥太陽時報》和《費城問詢報》刊發了這個增刊。

這份 夏季閱讀推薦書單中有安迪·韋爾的《最後的算法》。該書被描述爲“一部科幻驚悚作品,講述了一名程序員發現人工智能系統已經發展出意識”,並一直在秘密影響世界事件的故事。書單中還有李敏金的《龍葵市場》,據說是一個“以首爾地下經濟爲背景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報道稱,這兩位作家都是真實存在的,但作品不是。李敏金在社交平臺X上寫道:“我沒寫過,未來也不會寫一部叫《龍葵市場》的小說。”

《芝加哥太陽時報》表示,正在調查《炎熱指數》增刊中是否包含其他不準確信息,並正在評估其與其他內容合作伙伴的關係。

該報說:“對於所有新聞機構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教訓:我們的工作之所以被重視——並且具有價值——是因爲它背後的人性。”(編譯/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