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AI工具箱擴容,Trae國內版攪動AI編程江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在AI應用呈爆發式增長的當下,編程領域正經歷着一場深刻變革。

從市場數據來看,《2024年中國AI代碼生成市場觀測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AI代碼生成市場規模已達65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飆升至33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全球範圍內,Gartner預測到2028年AI輔助編程滲透率將突破75%。

在這股浪潮中,國外廠商如Cursor、GitHubCopilot等已在市場中佔據一定份額,國內的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廠也在積極佈局。

其中,字節跳動在今年1月推出的Trae國際版已引發市場關注。3月3日,Trae國內版的發佈,更是將其在AI編程領域的野心展露無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此次Trae國內版針對本土市場優化,雖暫未支持多模態,但憑藉原生AI的上下文感知、全場景處理能力以及免費策略,一經推出便引發排隊熱潮。

字節AI工具箱擴容

事實上,字節跳動在AI編程工具領域的佈局早已開始。

2025年1月,字節跳動推出了Trae國際版,由旗下新加坡公司SPRINGPTE提供服務。

Trae國際版支持智能代碼生成、補全、優化和重構,並且支持接入多種大模型,如Claude-3.5-Sonnet、Claude-3.7-Sonnet、GPT-4o等。此外,其多模態支持、跨語言開發等特點,也使得Trae國際版迅速吸引了全球開發者的關注。

此次Trae國內版的發佈,則是字節跳動針對國內市場的一次精準發力。

但據部分用戶向記者反饋,與國際版相比,Trae國內版模型尚不支持多模態功能。儘管如此,這並不影響Trae國內版在國內開發者羣體中的受歡迎程度。

3月3日下午六點左右,記者獲知,當時使用Trae平臺已需排隊等候,其操作頁面上赫然顯示着“排隊中……當前請求量過大,隊列位置XXX,請耐心等待。”

字節方面表示,相比IDE智能插件,Trae國內版原生的AI能力帶來更強的上下文感知,能理解整個項目的代碼,擁有全場景處理能力,確保代碼自動補全、Bug修復等需求處理會是人與AI共創的最優結果,助力開發者更好應對複雜技術挑戰。

據Trae國內版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版本針對國內開發場景做了適配性優化,後續還將支持模型自定義功能,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接入對應的模型API。

這種靈活性和本地化優化,使得Trae國內版在功能上更貼近國內開發者的實際需求。

火山引擎總裁譚待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大模型在多個應用場景中,特別是生產力場景中的需求將會非常大。從數據上看,工作、娛樂、生產力等場景的需求幾乎持平。這意味着大模型在2C和2B領域都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他認爲,無論是處理娛樂信息、獲取知識還是處理工作信息,大模型都能發揮重要作用。同樣,企業自身運轉也需要處理大量信息,大模型的應用將爲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

在此背景下,字節跳動的Trae國內版無疑爲開發者提供了一個生產力工具。

記者還注意到,Trae國內版的推出,再次凸顯了字節跳動長期堅持並行之有效的“免費”市場策略。

這一策略在字節跳動的發展歷程中屢獲成功,無論是早期的抖音、今日頭條等明星產品,還是後續的番茄短劇,乃至現在的AI編程工具Trae,都採用了免費使用的模式來迅速佔領市場、積累用戶基礎。

在AI編程工具市場,字節跳動的Trae國內版通過免費策略,迅速吸引了大量開發者的關注和使用。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於開發者而言,一款功能強大且免費的AI編程工具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而通過免費策略和巨大的流量池,字節跳動有望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Trae國內版的市場份額。

潮涌下的冷思考

人工智能(AI)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捲各行各業,編程領域更是如此。

根據《2024年中國AI代碼生成市場觀測報告》,2023年中國AI代碼生成市場規模已達到65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33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

這一數據的背後,是規範化開發需求和中小型企業對輔助開發工具的強烈需求。AI編程工具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開發效率,還能降低技術門檻,使得更多企業能夠參與到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

Gartner的預測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到2028年,AI輔助編程的滲透率將突破75%。這意味着,未來絕大多數開發者都將依賴AI工具來完成編程任務。

記者從業內獲悉,自2023年起,包括中大型軟件企業及互聯網大廠在內的衆多科技型企業,已經開始要求內部儘可能多地採用AI編程工具,旨在提升工作效率。

時至今日,軟件開發正進入AI全面賦能時代,國外廠商已發佈Cursor、Windsurf和GitHub Copilot等產品,而國內企業也在迅速跟進。

據報道,Cursor母公司Anysphere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獲得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融資後估值達到25億美元(另有說法爲26億美元)。這次融資由Thrive Capital領投,顯示了投資者對Anysphere及其Cursor產品的強烈信心。

據2024年7月微軟財報電話會議所披露信息,Github Copilot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已經成功突破3億美元大關,ARR數值佔Github當年整體增長的40%,已然成爲推動Github業務拓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而對比2023年,Github Copilot在2023年的ARR約爲1億美元。

在國內互聯網大廠中,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百度等企業步伐較快。

比如,2025年2月4日,在三方基準測試平臺ChatbotArena公佈的最新的大模型盲測榜單中,阿里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在數學和編程等單項能力上排名第一。

根據百度官方公衆號,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Baidu Comate深度融入開發流程,參與了大量項目的開發工作,編寫了百度內部四分之一的代碼。

在字節跳動內部,豆包MarsCode已經覆蓋了70%以上的開發者,從編碼階段就開始爲開發者貢獻代碼和技術解決方案。

隨着字節跳動Trae國內版的推出,其主打免費使用的特點無疑將吸引更多開發者。

關於AI編程工具的使用體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瞭解到,有觀點認爲“AI編程工具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但也有人擔憂地指出“若缺乏人工監督,它可能會把西瓜變成葫蘆,出現各種離譜結果。”

這種觀點反映了AI工具在實際應用中的雙刃劍特性:一方面,它們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過度依賴AI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錯誤。

整體來看,隨着AI應用加速,編程行業正悄然經歷着深刻的變革。

民生證券分析師認爲,AI編程目前已經成爲AI的主要細分方向之一,GitHub Copilot等引領行業發展,AI編程逐漸向智能體、多模態等方向演進。大量企業級客戶對AI編程的使用將逐漸深入,AI編程有望成爲B端最先崛起的AI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