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人工智能推動創紀錄造富狂潮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千龍網)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8月10日報道,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今年已經打造出數十位新的億萬富豪,給人工智能的繁榮錦上添花,這種繁榮正在迅速成爲近年來最大的造富狂潮。

Anthropic公司、安全超級智能公司、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阿尼斯菲爾公司和其他初創企業幾輪驚人的籌資活動創造了大量新的紙面財富,並把企業估值推高到創紀錄水平。CB風險投資公司說,目前有498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估值達10億美元或以上的私營人工智能企業),其總價值達2.7萬億美元。其中整整100家企業的創立時間不早於2023年。CB風險投資公司說,目前有1300多家估值超過1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再加上英偉達、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微軟和其他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還有建設數據中心和算力的基礎設施企業)的股價飆升以及付給人工智能工程師的鉅額薪酬,人工智能正在大規模創造個人財富,讓過去兩次技術浪潮看起來只不過像是熱身。

麻省理工學院首席研究員安德魯·麥卡菲說:“回顧100多年來的數據,我們從未見過以這樣的規模和速度創造財富。這是前所未有的。”

隨着企業估值飆升,一批新的億萬富豪涌現。今年3月,彭博新聞社估計,最大的私營人工智能企業中的4家至少創造了15名億萬富豪,他們的總淨值爲380億美元。自那時起,已有10多家企業被冠以“獨角獸”的稱號。

去年9月從OpenAI離職的米拉·穆拉蒂今年2月創建了思維機器實驗室。有報道稱,到今年7月,她籌集了20億美元的資金(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種子輪融資),使企業估值達到120億美元。

Anthropic公司正在商談籌資50億美元,這將使該公司的估值達到1700億美元,接近其今年3月估值的3倍。熟悉該公司的人說,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代伊及其他6名創始人目前很可能已是手握數十億美元的富豪。

阿尼斯菲爾公司今年6月籌資時估值達99億美元,僅僅幾周後就有報道稱有人提出按180億至200億美元的估值注資,這很可能使該公司25歲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特魯爾成爲資產以10億美元計的富豪。

當然,大多數人工智能造富活動發生在私營企業裡,這讓股東和創始人很難變現。與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熱潮不同(當時有大量企業上市),現在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可以在更長的時間裡保持私營企業的身份,因爲有風險投資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其他技術投資人不斷注資。

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的快速發展讓私營企業股東可以將自己的股票出售給其他投資人並提供流動性。許多創始人還能以股權作爲抵押來貸款。

OpenAI正在商談二級股票銷售以給僱員發放現金。它提出了5000億美元的估值。此前,該公司在今年3月籌資時估值爲3000億美元。

數十傢俬營企業正在被收購或併購,這也提供了流動性。在Meta對攀登人工智能公司投資143億美元后,後一家公司的創始人汪滔加入了Meta的人工智能團隊。CB風險投資公司說,自2023年以來,共有73次資產變現事件——包括併購、收購、首次公開募股、反向併購和收購公司多數股權。

然而,人工智能熱潮主要集中在舊金山灣區,這讓人回想起互聯網時代。硅谷區域研究所說,硅谷企業去年籌集了超過350億美元的風險資金。“新世界財富”市場研究公司和亨氏諮詢公司說,舊金山現在的億萬富豪數量爲82人,超過紐約的66人。舊金山灣區的百萬富豪數量過去10年增加了一倍,紐約增加了45%。

蘇富比國際地產公司說,去年在舊金山,售價超過2000萬美元的住宅銷量超過歷史上的任何其他年份。舊金山房租、房價上漲和房屋需求增加(很大程度上因爲人工智能)標誌着,這個僅僅幾年前還面對“惡性循環”的城市的命運突然逆轉。

麥卡菲說:“此次人工智能浪潮在地理上如此集中令人震驚。知道如何找到、資助和發展科技企業的人在那裡。我聽人們說‘這是硅谷的末日’或者其他地方是‘新硅谷’已經有25年了。但硅谷仍然是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