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歐元走強或助歐盟緩解通脹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5月2日刊登題爲《特朗普的關稅可能讓歐洲而不是美國“再次偉大”,至少在通脹問題上如此》的文章,作者是奧列西婭·德米特拉科瓦,內容編譯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想要一個新的“美國優先”的世界,但在控制通貨膨脹的競賽中,美國實際上可能會落在最後。這是因爲,外界普遍預計,特朗普提高關稅將推高美國國內物價,但可能緩解大西洋彼岸的通脹。
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國低價出口產品可能涌入歐洲,以及最近歐元升值等等。通脹率降低除了對消費者的錢袋有好處之外,還將給歐洲決策者提供降息空間,以便給經濟提供助力——而美國可能會發現,很難降低借貸成本,以滿足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提振經濟的需求。
正如全球金融服務集團野村公司的經濟學家在最近一份研究報告中所說,這只是特朗普“讓歐洲再次偉大”的一種方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影響力的預測人士在最新的展望報告中寫道,他們也認爲特朗普的關稅將加劇美國通脹。
特朗普提高關稅可能推高美國商品價格的主要原因是,關稅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無論是成品還是零部件。
已經有跡象表明,一些企業將把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而不是自行承擔。例如,阿迪達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比約恩·古爾登本週早些時候表示,關稅提高導致的成本上升“最終將導致公司在美國提價”。在美國以外地區,由於沒有受關稅影響,則“沒有理由”提價。
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推出的關稅所產生的影響表明,美國通脹率即將出現飆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瑪麗·阿米蒂2019年與人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關稅“完全轉嫁”到了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上。即使不受關稅影響的企業也可能提高價格。該研究指出:“當外國競爭對手由於關稅提高而被迫提高產品價格時,國內生產商也會提價。”
歐盟迄今爲止只做出了要對美國商品徵收有限報復性關稅的威脅。
歐盟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反制措施,這或許會推高其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價格,但對歐洲通脹的影響仍將遠遠小於美國可能發生的情況。
經濟學家們表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更有可能在今年和明年通過四個方面降低歐盟的通脹率。
首先是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所描述的中國可能採取的措施,那就是“重新調整”出口方向,可能從美國轉向歐洲。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4月的一份報告說:“來自廉價中國商品的競爭加劇,可能會拉低商品價格……鑑於中國目前面臨的關稅遠高於我們的預期,中國出口商可能會進一步降價處理那些原本運往美國的商品。”
特朗普搖擺不定的政策也促使投資者遠離包括美元在內的美國資產。自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幾乎所有國家徵收10%的關稅,並對包括歐盟在內的約60個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徵收更高關稅以來,歐元已經走強。
與此同時,自4月2日以來,有關特朗普關稅對全球經濟造成打擊的預期推動了能源價格下跌,因爲交易員們預測對燃料的需求將減少。
有關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還有另一個更廣泛的影響。這種預期再加上貿易政策方向的極度不確定性,它們正在抑制企業的支出,削弱歐洲消費者的信心。這是抑制歐洲物價的第四個因素。(編譯/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