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傳聲筒:全球貿易面臨世紀大變局 美國貨幣政策會如何轉變?
財聯社4月3日訊(編輯 史正丞)北京時間週四傍晚,被譽爲“美聯儲傳聲筒”的知名宏觀記者尼克·蒂米勞斯撰文稱,面對特朗普試圖顛覆全球貿易秩序的舉動,美聯儲的降息決策正變得愈發艱難。
今日清晨,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全面大幅增加關稅。根據摩根大通的測算,這項對所有國家進口商品最低增加10%關稅的政策,使得美國的加權關稅水平飆升至23%。橫向對比,宣佈政策前的加權關稅率爲10%,去年這個數字只有2.5%。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美國一百多年來最高水平的關稅。特朗普正一腳將美國踢回上世紀30年代的貿易保護主義峰值時期,當時與之相伴的還有載入史冊的經濟大衰退。
美國經濟面臨“最壞情境”
經濟學家們認爲,若特朗普不對這一政策轉向進行調整或撤銷,其影響或可比擬1971年時尼克松總統推翻二戰以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在那之前,美國同意以每盎司35美元的匯率將美元兌換爲黃金。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加彭表示,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或將標誌着自脫離金本位制度以來,試圖根本性重塑美國稅收貿易體系的最重大嘗試。
加彭表示,儘管大摩此前一直提醒客戶,市場對於更大範圍、更高強度的關稅風險過於樂觀,但本週宣佈的措施甚至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經濟學家們普遍指出,特朗普的關稅解決不了美國經濟的問題,而是會成爲美國經濟的大問題。
宏觀經濟預測機構TS Lombard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史蒂文·布利茨表示,特朗普剛剛宣佈了大規模增稅,主要針對企業。但和多數企業稅一樣,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形成更高的價格。靠加稅是發展不了經濟的。
畢馬威的首席經濟學家黛安·斯旺也表示,關稅上調增加了消費者經通脹調整後的收入,遭受重創的風險,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在今年陷入衰退。此次宣佈的一攬子關稅方案相對預期而言堪稱是“最壞情境”。
與此同時,貿易伙伴的應對策略尚不明朗,意味着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斯旺指出,如果特朗普的目標是促使企業迴流美國,他的政策並不能實現這一點,因爲你無法確定三到五年後,當你建好工廠時,這些關稅是否依然有效。
蒂米勞斯也指出,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將貿易逆差視爲經濟疲軟的跡象。但在特朗普政府試圖縮小這些逆差的過程中,外國可能會減少購買美國國債,或將更少的過剩資本投入美國金融和房地產市場。
布利茨指出,這一事件的真正痛苦,是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達成的資本流動協議破裂。那些認爲可以破壞貿易,但不影響資本流動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幻想。
美聯儲的路更難走了
根據瑞銀經濟學家預測,如果美國關稅長期維持,美聯儲最青睞的PCE通脹指標,可能會從2月份的2.5%,到年底升至4.4%。此後通脹會有所回落,但要到2027年底纔會降到3%。
在此情境下,美國經濟今年可能會陷入增長停滯,並在明年上半年轉爲負增長,也就是所謂的技術性衰退。失業率也有可能從現在的4.1%,升至5.5%。
對於美聯儲來說,這也會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狀態。特別是在美國剛經歷一段高通脹時期後,美聯儲官員將面臨抉擇,是更加關注通脹上升的風險(這需要收緊貨幣政策),還是失業率上升的風險(這需要放鬆政策)。
蒂米勞斯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央行如何應對負面的供應衝擊。負面供應衝擊會限制經濟體生產商品或服務的能力。部分生產商的價格突然上漲,但會被經通脹調整後的收入下降所抵消,從而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在標準的貨幣政策理論中,如果關稅衝擊被認爲是“一次性”的價格衝擊,政策制定者應該“看透”這一衝擊——換句話說,無需因爲政策衝擊而改變原先的利率計劃。
正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關稅政策意在推動全球生產流程的重組,且這個過程需要數年時間,官員們將很難斷言此類漲價只是暫時現象。
作爲這一系列考量的結果,美聯儲官員可能會等到經濟活動放緩和失業率上升後,纔會試圖通過降低利率來緩衝需求受到的衝擊。
瑞銀經濟學家們表示,他們認爲美聯儲一開始仍會因爲通脹風險維持“漸進式降息”的步伐,隨着失業率上升和經濟增長疲軟,降息的步伐會加快,預期到明年年底美國短期利率會下降逾兩個百分點。
根據日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週五中午(北京時間週五晚間23點25分),在美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發表經濟前景演講。屆時市場也將更清晰的看到,這位即將在一年後屆滿的美國貨幣政策主官,如何看待眼前的風險和政策應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