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庫恩基金會關注陸3大領域:鄉村振興是關鍵

美國庫恩基金會最關注陸三大領域尤其鄉村振興政策動向。(大陸央視資料照)

大陸《環球時報》11日報導,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近日受訪表示,他密切關注2025年中國大陸兩會,尤其關心鄉村全面振興、國家安全、民營經濟等話題。談到鄉村振興,庫恩說,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這一目標至關重要。他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是當下這個時代的一大亮點。

上世紀80年代末,庫恩第一次到中國。30多年來,到過中國100多個城市,也探訪過中國偏遠鄉村。不僅長期關注中國農村發展,還深入研究中國脫貧攻堅、推進「三農」工作等方面的基層實踐。2018年,他因爲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的故事獲得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庫恩指出,他目前最關注中國三大領域的討論和政策動向:第一是鄉村全面振興,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部分;第二是國家安全議題,在當下國際緊張局勢和技術制裁的背景下,這也是很多人的廣泛關切;第三是民營經濟的定位、作用和社會認同度。

具體而言,他很關心市場準入(比如減少各種行政和監管障礙)、市場公平(比如限制國有企業的地方保護主義)、融資公平(比如國有銀行信貸資源的平等獲取)、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法律保護、來自領導和官方管道支持民營經濟的公開表態等。尤爲重要的是,他很關心中國民營經濟相關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對企業家而言最爲關鍵。

庫恩表示,談論中國鄉村振興時,他傾向於使用「rural vitalization」這一說法,而不是其他人常用的「rural revitalization」的說法。在他看來,後者的含義中有這樣一層意思:鄉村地區原本很好,後來退化了,而現在需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他認爲,中國鄉村振興所設想的願景應該是全新、前所未有。

中國在精準扶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用8年時間讓大約1億人擺脫貧困。消除極端貧困是必要的,但僅這樣還不夠,中國要儘可能地縮小貧富差距以及城鄉差別。提高農民生活水準體現了中國的長遠願景。按照中國的規畫,到2027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這是一個宏偉的願景,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這一任務必須由地方和基層官員來落實,這一點對於鄉村振興來說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