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可聲明「不挺臺獨、不反對和統」 華府智庫籲確保臺灣剋制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佈《穩定美中競爭關係》報告,關於臺海,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佈《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報告,關於臺灣問題,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纔會是選項之一。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建議華府確保臺灣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國的支持升級兩岸緊張。
這份蘭德報告探究了美中競爭關係之間最危險的3道問題—臺灣、南海及愈發激烈的科技競爭。
關於臺灣問題,報告認爲穩定美中關係的基礎,應是最大限度地創造誘因,讓北京決定透過漸進式措施來實現終極目標,在這項基礎上,中短期的努力重點有以下5項:1.儘可能讓北京認爲戰爭前景危險又充滿不確定性;2.避開會讓北京採取行動的挑釁行爲;3.儘量提出政治保證,讓北京採取耐心的應對方式;4.降低意外軍事對抗或事件風險;5.創造政治、軍事溝通機制,處理分歧及危機。
報告也依據上述基礎提出3層面建議,包括政治及戰略訊號層面、近期措施,以及大膽行動方案。關於政治及戰略訊號,第一項建議是,雙方應交換一系列能建立互信、確保雙方近期均無意徹底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雙方發佈避免衝突的共同聲明,美國也可發表「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尋求兩岸永久分裂」、「不反對和平統一」等聲明;北京也可重申傾向兩岸和平統一,說明可能實現的方案,並澄清唯有《反分裂國家法》規範的最極端狀況發生,動武纔是其中一種選項。
第二,針對臺灣問題,美、中高階官員應建立定期對話機制,避免意外發生。例如雙方能尋求提升行動的透明度,提前通知對方將進行的軍演、軍售、或重大政策。
第三,雙方應強化威懾破壞穩定的行爲。北京能明確點出美國、臺灣的哪些言論及行爲踩到紅線,具體說明若跨越紅線將面臨哪些迴應;華府能持續與盟友合作、發出訊息,表明侵略或封鎖、隔離等極端脅迫行爲,將讓中國大陸成爲國際棄兒。
除了政治及戰略訊號層面,報告建議短期層面,美中可在正式管道外,再建立一系列高階官員、軍事高層之間的「二軌」溝通管道,以此處理策略及行動方面的問題,促進雙方理解,甚至找到可能的解決問題方案;當正規管道中斷時,二軌管道也能充當可靠的溝通橋樑。報告也建議美中維持現有、甚至進一步強化軍事溝通及危機溝通管道。
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認爲美國在履行對臺灣承諾的同時,能利用影響力確保臺灣不會升級兩岸緊張關係、破壞臺海安全。報告指出,儘管北京的軍事行動及言詞加劇兩岸緊張,「但臺灣領導層的行動也有同樣效果」,文章特別提到賴清德總統提及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描述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並且宣佈對抗大陸間諜行動的措施。
報告稱,賴清德總統的諸多言論引發北京強硬回擊及升級軍事行動,儘管美國無法完全控制檯灣的行動,但有鑑於華府提供臺灣軍事支持,美國對臺灣具有潛在影響力,能限制臺灣打亂現狀的行動。
報告強調,美國應持續儘可能讓北京相信,臺海衝突的前景危險且充滿不確定性,並且致力於對臺灣的承諾,但同時,「也不能讓臺灣利用美國的支持,來採取可能激怒北京進一步挑釁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