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關稅引發諸多質疑:主要芯片商難道都能被豁免?

財聯社8月7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三宣佈,將對進口半導體和芯片徵收100%的關稅,但不包括在美國建廠的半導體芯片公司。

雖然這一聲明算是石頭落地,但分析師們表示,由於特朗普尚未提供該政策的關鍵細節,最終的效果可能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半導體又是現代數字經濟的核心, 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美元,因此關稅上的任何問題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Futurum Group半導體、供應鏈和新興技術研究總監Ray Wang對媒體表示,現在判斷關稅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還爲時過早。最終規則可能還在起草中,目前技術細節尚不明確。

問題多多

圍繞着分析師們心頭的一個首要問題是:一家公司需要在美國投入多少資金或者製造能力才能獲得特朗普的關稅豁免?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亞太股票研究主管James Sullivan週四表示,大多數主要芯片製造商可能都將獲得豁免,這樣一來,美國的芯片關稅將繼續鞏固行業內最大市值公司的市場份額,不利於較小型的公司。

自2020年以來,臺積電及三星等全球頂尖的半導體公司都承諾將投資數千億美元在美國建設工廠,而這些公司或都處於最新半導體芯片關稅的免徵名單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人提出半導體芯片關稅的商品範圍也有待明確。伯恩斯坦公司高級美國半導體分析師Stacy Rasgon表示,進入美國的大多數半導體都已被用於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汽車等消費品中。

Rasgon稱,雖然這些進口產品的關稅可能可控,但更廣泛地來看,政府很難監控半導體芯片所有領域。目前市場不清楚這一關稅是否僅針對半導體原材料,還是最終設備,或者設備內部的零部件。

此外,半導體芯片行業高度複雜和分化的供應鏈也是一大難題。Rasgon舉例稱,比如美國的芯片設計公司高通,其通常將自己的設計發送給臺積電,然後由美國之外的臺積電工廠製造。這種情況下,這些芯片會不會被徵收關稅仍有待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