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失業潮引爆!理工男投6千份履歷全槓龜 連麥當勞都打槍
美國8月失業率向上升至4.3%。(美聯社)
近年來,科技業榮景不再,裁員潮接連不斷,甚至有企業以AI取代當初研發AI的工程師。奧勒岡州立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生泰勒(Zach Taylor)正是一個縮影,他投出近6000份履歷,卻只換來13次面試,最後連速食業者麥當勞都因「缺乏經驗」而婉拒。
曾經風光的科技產業,如今卻成爲裁員重災區。統計顯示,2024年共有551間科技公司裁撤人力,超過15萬名員工失業;而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199間公司裁掉逾8.8萬人。無論是亞馬遜、Google、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還是規模較小、依賴科技的企業,都難逃裁員命運。
《紐約時報》報導,泰勒於2023年從奧勒岡州立大學畢業後,前後申請近6000份職缺,僅獲得13次面試,但全都無功而返,就連曾實習過的公司也無法提供正職。當他嘗試應徵麥當勞,卻又因「缺乏經驗」遭拒,最後不得不搬回老家,依靠失業救濟維生。
泰勒的遭遇並非特例。該媒體訪問超過150名來自公、私立大學的學生與畢業生,許多人同樣表示,自己投遞數百甚至上千份申請,但求職數月仍一再碰壁。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主修程式設計的畢業生,已難以獲得過去動輒年薪16.5萬美元(約536萬新臺幣)的高薪職位,有些人申請數百、上千份工作卻毫無迴音。根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資料,2025年第二季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爲5.3%,而電腦科學系學生更面臨「時機不佳」的挑戰,由於不少學校纔剛開始引入AI編碼工具,學生進入市場時,技能往往與產業需求脫節。
困境也不限於科技產業,根據Indeed Hiring Lab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畢業生認爲大學學位「不值得」,其中51%的Z世代更表示後悔。原因在於大學薪資成長逐漸停滯,學費卻持續高漲,許多人畢業後背負龐大學貸,卻仍找不到理想工作,甚至連基層服務業都難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