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啓動337調查,一加、聯想、TCL等成被告
當地時間8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正式投票決定對“特定移動蜂窩通信設備”啓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456)。中國一加、聯想、TCL等多家企業及其海外關聯公司,以及芬蘭HMD Global等企業被列爲列名被告,捲入此次知識產權糾紛。
此次調查的發起源於韓國Pantech Corporation於2025年7月3日向ITC提交的申訴。該公司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及銷售的特定移動蜂窩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持有的4項美國註冊專利(專利號分別爲9.548.839、11.659.503、11.051.344、12.267.876),並請求ITC發佈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以阻止涉嫌侵權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列名被告名單涵蓋多家知名企業及其關聯實體,包括:中國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一加)及其美國子公司;聯想集團及其美國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聯想旗下);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香港、惠州等地關聯企業,以及其美國合作方Tinno USA等;芬蘭HMD Global及其美國子公司。
根據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立案後45天內確定調查的結束期限。若調查認定侵權成立,ITC發佈的救濟令(除被美國貿易代表基於政策原因否決外)將自發布之日起生效,並於60日後具備終局效力。此舉可能對相關企業的美國市場業務造成直接影響,後續應對策略與訴訟進展備受行業關注。
近年來,包括聯想、大疆、立訊精密、TCL、海信、一加等企業都曾被美企提起過337調查申請。
針對美國企業頻繁對中企提起337調查申請,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2020年7月刊文指出,發起337調查,已成爲老牌科技巨頭同中國製造競爭的常用手段,領域涉及製造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傢俱、健身器材、室內地面鋪設材料等,其他被指控產品還包括汽車零部件、藥物、計算機及化工產品。
文章認爲,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領域的空心化企業爲謀取專利收費而發起337調查,近年來逐漸成爲行業顯著特徵。
空心化企業,是指企業放棄實體經營,轉而投向虛擬經濟的行業,在通信產業有一批沒落的貴族,如諾基亞、摩托羅拉、北電網絡等。這些企業曾經都是行業的龍頭,但因科技和市場形態鉅變,加上自身改革步伐緩慢,從銷售冠軍到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賣掉實體業務部門後,留下來的是高達幾萬件的專利。
“對於空心化企業發起的337調查乃至專利侵權訴訟,根據統計數據,應訴不一定輸,甚至贏面更大。”文章認爲,濫用知識產權一時可能獲得利益,但是長久看同樣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這樣的風險可能遠遠超出勝算5%的337投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