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稀土挨轟可恥!投資大神預言「川習談判」結局
大陸掌握全球稀土命脈,牽動各大產業的發展,月底川習會能否如期登場,受到高度關注。圖爲川普與習近平合影。(美聯社)
大陸掌握全球稀土命脈,牽動各大產業的發展,知名投資者、經濟學家西格爾(Jeremy Siegel)怒轟,美國早就應該建立稀土戰略儲備,讓中國大陸壟斷超過90%的稀土精煉市場相當可恥,質疑政府「我們當時在幹嘛?沒人想到這些原料的重要性嗎?」同時,西格爾也認爲,美中會在11月1日大限前達成協議。
CNBC報導,西格爾受訪時相當憤慨,批評大陸對稀土原料的控制,長期以來威脅西方供應鏈,而美國政府竟然沒有任何戰略儲備。即使如此,西格爾仍相信美中之間的僵局會妥善解決,川普的言論只是談判的前奏。
西格爾分析指出,川普設下的11月1日期限,其實是希望與習近平在此之前達成協議,先前的言論只是在告訴大家,大陸有籌碼,我們也有籌碼,所以來談吧。西格爾指出:「一旦問題解決,考慮到目前經濟面其他正向因素,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市場不能再創新高。」
美國曾經從1975年開始建立石油儲備,以應對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運危機,目前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稀土礦產自中國大陸,同時大陸掌握超過90%的精煉市場,這些金屬元素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戰機等高科技產品中。
美銀全球經濟學家Claudio Irigoyen在最新報告指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在全球供應鏈中造成瓶頸。」除了稀土牌之外,大陸也擴大鋰電池出口的管制範圍,此事將對美國能源穩定造成衝擊,因爲其高度依賴大陸電池,用來維護電網穩定並滿足資料中心的龐大電力需求。
另有分析師提到,雖然鋰電池的出口管制措施不如其他產業廣泛,但大陸在電池供應鏈取得主導地位,只要有所調整就會給予全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