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買車貴到爆! 川普關稅回力鏢 15汽車品牌恐喊漲

受到關稅影響,美國消費者將爲新車支付更高的價格。(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顯然成爲「美國漲價」政策!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措施,意味着今年考慮購車的人需要爲新車支付更高的價格。而打算購買新車的消費者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預計新增的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每人負擔的汽車價格上漲約2000美元(約新臺幣5.9萬元)。

川普祭出的關稅措施,主要針對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墨西哥的進口車輛及零組件,鎖定的進口項目包含汽車、零組件以及金屬,此舉已經引發汽車市場的連鎖效應。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的資料顯示,大陸與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2個汽車製造國,同時也是美國汽車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生產地。事實上,美國消費權威媒體《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指出,不少美國與歐洲品牌的平價車款,都是在墨西哥與大陸生產,仰賴當地相對較低的勞力成本,以維持其獲利空間。

據美國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報導,由於利潤微薄且勞動成本較低,許多汽車製造商選擇在墨西哥或其他國家生產體積較小、成本較低的汽車。分析師表示,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如果想要避開關稅成本,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美國境內建廠生產,然而這樣的做法所需的資本支出以及營運成本,將會明顯高於目前的策略,可能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報導中指出,如今關稅已全面生效,雖然並非所有車款都會立即漲價,但許多分析師和汽車專家預測,目前市場上有15個汽車品牌,由於主要是在大陸或墨西哥有生產線,或者依賴相關零件進口,因此最可能因爲川普的關稅措施而直接面臨漲價風險,這些品牌包含BMW、Buick、Dodge、Ford、Honda、Jeep、Kia、Mazda、Nissan、Ram、Polestar、Subaru、Toyota、Volkswagen、Volvo。具體漲價幅度將取決於特定車款的生產地及其零件的進口地。

儘管關稅是由進口商來負擔,但實際上大多數的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根據經濟學者的分析,到今年年底,川普的關稅政策預計將導致每輛車的價格上漲4000美元(約新臺幣11.8萬元)至1萬2500美元(約新臺幣37萬元)不等,實際的漲幅將會依照車款以及產地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