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警訊!就業崩壞正職難找 「兼差」職缺暴增50%

美國就業市場表現不佳。圖/美聯社

美國就業市場走弱,勞工統計局(BLS)將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向下修正91.1萬人,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下修規模,《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因美國就業招募大幅放緩,導致想尋找穩定全職工作的人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困境。

美國就業市場正出現結構性變化,經濟學家Gregory Daco指出,經濟學家Gregory Daco分析,目前約25%的求職者已失業超過半年,相較一年前的接近20%顯著上升,顯示長期失業問題惡化。

LinkedIn美洲區經濟主管坎藤嘉(Corory Kantenga)則觀察到,許多企業不再直接裁員,而是透過削減工時、提供兼差職位來壓低人力成本。在LinkedIn平臺上,過去三年兼職職缺數量增加了五成,反映企業用人模式的轉向。

雖然美國官方失業率仍維持在4.3%的低點,但另一項更廣泛的失業指標U-6在8月升至8.1%,創近四年新高。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8 月兼職工作者激增59.7萬人至2903.4萬人,創下1968年有統計以來最高紀錄;同月長期失業人口也月增10.4萬人至193萬人,爲2021年底以來最多。

報導指出,隨着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越來越多勞工只能接受臨時或兼職工作,即便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部分人確實因家庭或學業選擇兼職,但更多人是被迫接受,結果導致薪資降低、退休金和福利縮水,職涯也因此停滯。

個人案例更具體呈現了這種壓力。34歲的軟體工程師雷諾茲(James Reynolds)擁有電腦科學學位,曾在無線通訊公司任職,但今年6月辭職後一直無法找到高薪白領工作,最後只得在丹佛一間三明治店打工,每小時薪資18美元、每週工時20小時。

44歲的安德森(Kristal Andersen)則擁有教育學博士學位,曾任大學教師與系所主管。然而在學校去年關閉後,她只得留下來處理行政雜務。此後,她投遞超過400份履歷,從學術界、文書職,到咖啡師與速食店皆有涉略,卻屢屢失敗,甚至懷疑學歷過高反成阻力,如今,只能靠兼職維持收入,同時繼續尋找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