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季度再融資發債規模定爲1250億美元,長債指引不變且擬加大回購
美國財政部宣佈將在下週的季度再融資中發售價值1250億美元的國債,同時維持長期債券發行規模不變的指引,並考慮強化債券回購計劃。這一決定對美債市場而言是一劑安心丸,尤其是在特朗普關稅引發的市場巨震之後。
當地時間週三,美國財政部週三宣佈將在下週的季度再融資拍賣中發行1,250億美元的國債,符合預期,涵蓋3年、10年和30年期限的債券。本週一,美國財政部宣佈,預計第二季度借款規模將達到5140億美元,比2月份的估計高出391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重申了自2023年1月以來一直堅持的指引:
同時,財政部透露正在"評估對其回購計劃的潛在增強,以更好地實現其流動性支持和現金管理目標",這符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本月早些時候發出的信號。再融資計劃公佈以後,各個期限的美債收益率都有所走高。
增髮長債的理由更加薄弱,而回購計劃可能升級
美國股匯債的罕見同步拋售使得美債經歷了自2001年以來最大的跌幅,這一背景下,財政部的債務再融資計劃備受矚目,尤其是債券期限結構與回購計劃成爲關注焦點。
儘管貝森特此前曾批評其前任耶倫壓低長期債券銷售以抑制借貸成本和刺激選前經濟,但他仍繼續沿襲了她的發行計劃。近期市場動盪更鞏固了反對增加中長期債券發行的理由。
交易商普遍預測,財政部會避免在當前環境下增加長債銷售,原因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以及債務上限的約束。自今年年初以來,債務上限已使債務管理者無法增加國債總供應量,迫使他們動用現金儲備和所謂的“特殊會計措施”來履行支付義務。
美國財政部表示正在“評估對其回購計劃的潛在增強,以更好地實現其流動性支持和現金管理目標”。這一聲明呼應了貝森特本月早些時候的表態,即“我們可以增加回購力度”,以應對美債市場的任何動盪。
債務管理人員將關注回購操作的最大購買金額、操作頻率和其他細節的潛在變化。當前的回購計劃於去年啓動,旨在改善老舊證券的流動性,並幫助財政部平穩管理現金。
債務上限約束下的等待策略
Santander US Capital Market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在公告前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他說,目前尚不清楚聯邦收入是會因關稅上調而增加,還是因經濟下滑而受損。
Stanley和許多交易商估計,財政部不需要在今年晚些時候或2026年初之前恢復增加票據和債券拍賣規模。但接近每年2萬億美元的鉅額財政赤字意味着大多數分析師認爲在某個時點增加發行是不可避免的。
下週拍賣細節及通脹保值債券調整
至於下週的再融資拍賣,1,250億美元將由以下部分組成:
此次再融資將籌集約308億美元的新資金。
財政部週三還表示,將繼續小幅增加一些國庫通脹保值證券(TIPS)的銷售,以保持其在整體國債市場中的份額穩定。在2月至4月期間,財政部詳細說明了以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