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影響逾400人無薪假 比去年同期仍少2226人
受到美國關稅影響,逾400人放無薪假,根據勞動部統計數據,本期跟去年同期相較減少了102家、2226人,顯示儘管受美國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情形仍相對平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部16日公佈最新無薪假統計,有148家廠商、2,664人實施無薪假;其中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以製造業爲主,有16家、約400多人。儘管本期與上一期相比增加17家、398人,不過本期跟去年同期相較減少了102家、2226人,顯示儘管受美國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情形仍相對平穩。
根據勞動部統計,本期無薪假有148家廠商、2,664人。1日公佈實施家數爲131家、2,266人。相較上一期,本次家數增加17家,人數增加398人,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爲主。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爲3個月以下。
統計資料顯示,製造業有98家、2,266實施無薪假,較上期增加12家、347人,其中三大製造業—金屬機電工業、化學工業、民生工業實施家數、人數都增加,僅資訊電子工業家數維持不變、小幅增加49人。
勞動布條平司專委侯鬆延受訪時說明,實施無薪假的原因,主要是訂單減少。製造業之中的金屬機電工業,一家小型機械設備製造有60多人無薪假;另一家從事金屬製品製造業,通報57人實施無薪假。資訊電子工業之中,從事電子產品光學制品有一家通報實施27人。民生工業有一家小型紡織業,60多人無薪假,增加人數較明顯。
侯鬆延表示,無薪假減少的情況也是有,製造業之中的小型機械設備製造業減幅較多,有一家約減少60幾人,另一家減少將近30人。資訊電子工業之中減少無薪假的,一家從事小型其他製造業,大約減少70幾人。至於其他包括批發、零售、運輸、倉儲等等的相關業別,都是微幅增減的狀況,比較沒有特別明顯的趨勢。整體而言,無薪假隨着景氣發展有互爲增減的狀況。
外界關注美國關稅是否影響無薪假增加,侯鬆延說,根據資料,這次通報有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實施無薪假的,有16家廠商,人數大約400多人,主要以製造業爲主。美國關稅政策目前存在比較高度不確定性,勞動部請地方政府在受理、通報的時候,要去了解通報無薪假的考量因素。
侯鬆延指出,儘管無薪假有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不過也可以觀察到,這一期跟去年同期相比是減少的,去年同期無薪假家數250家、大約4,890人;本期跟去年同期相較,家數減少了102家,人數減少2226人,看起來相對平穩。
侯鬆延表示,勞動部會持續密切檢測,也請地方政府審慎把關。有通報無薪假的部分,勞動部都會主動聯繫,透過訪視提供「充電再出發訓練計劃、僱用安定措施」等,持續掌握各地勞工狀況,提供相關協助。
勞動部長洪申翰近日受訪時說,目前無薪假廠商以製造業居多,整體無薪假人數比去年同期來得少,但仍會持續密切監測。勞動部會主動聯繫業者,提供政策資源與協助,確保就業市場穩定。面對勞動條件與產業需求變化,勞動部以保障本國勞工權益爲優先,並推動制度改革與協商機制,打造更合理、永續的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