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生效 張惇涵:川普有這兩個重要目的

張惇涵(Yahoo TV 《齊有此理》提供)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今天(9日)表示,川普實施關稅政策有兩個重要目的,一是避免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失衡或貿易逆差;二是川普一直主張美國要再工業化。川普上任後有意恢復天然氣開發,他認爲,臺灣重工具機業或許可與之合作,至於未來若要加強對美採購,天然氣、石油都是可能選項。

張惇涵今天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他引用臺美商會日前的聲明,強調臺灣以人均計算,向美國申請的專利量持續排名全球前五強,是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經濟體之一,可見臺灣有辦法在美國再工業化的過程中,扮演「Taiwan Can Help」的角色。

在擴大對美採購方面,近年臺灣跟美國採購石油、天然氣皆有增加,張惇涵以桃園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爲例,由於機組陸續增加,天然氣需求自然會提高,如果金額合理,或許能多從美國進口,美國來臺灣的航線也相對安全。

此外,川普上任後有意恢復天然氣開發,他認爲,臺灣的重工具機產業或許也可與之合作,未來如果要加強對美採購,天然氣、石油都是可能選項。

對於行政院長卓榮泰邀請朝野各黨團幹部進行閉門會議,發生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不滿座位安排事宜,要求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昆萁讓座的搶位風波,張惇涵衷心希望朝野能夠合作,「我們的C位應該都是臺灣纔對,而不是去講一些風涼話,或者是外行話」。

有國民黨立委質疑臺灣不加入CPTPP要如何跟美國談判?張惇涵表示,幾位在野黨主席都說大家一起想辦法,立意很好但內容要有建設性。早在2017年川普就退出了CPTPP的前身TPP,加上現在川普政府是要跟各國一對一談判,他反問:「難道沒有參加CPTPP的國家,就不用跟川普政府談嗎?」

至於媒體人趙少康要求停止投資美國開放中資,張惇涵重申,重點要放在「解決問題」上,「爲什麼有些人面對中國的時候,就說我們要用對話取代對抗。但你面對到美國的時候,就說我們要用對抗取代對話,這無濟於事。」他強調,不管是要求總統抗美還是禁止臺積電到美國投資,或是改賺人民幣,都與臺美之間的關稅問題無關。

面對美祭出32%相對關稅,藍營呼籲停止大罷免,張惇涵直言罷免不是一個政黨能主導或阻止的,正如公民團體所言「罷免是人民的行動,不是政黨的惡鬥」。至於關稅的因應跟大罷免有沒有關聯?他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執政黨和在野黨同樣被人民檢視,一切發展皆離不開因果。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批評,行政院宣佈補貼880億是杯水車薪,至少需要2000億。他說明,目前的狀況是原有的116億再加上880億。行政院長卓榮泰邀集朝野領袖協商時也承諾,願意去立法院做專案報告說明,而880億隻是目前的上限,未來有需要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