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網監管機構建議:數據中心請“自備乾糧”!
財聯社8月15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科技公司正在充當能源業中越來越重要的參與者,這主要得益於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
分析師預計,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佔比將在未來幾年內從4%迅速升高至12%。這也意味着美國電網正面臨着巨大壓力,這可能導致美國居民和小企業的電力成本被迫上漲。
美國東部電網系統的獨立監管機構Monitoring Analytics在週四發佈的季度報告中建議,連接到美國電網的大型數據中心要自帶發電設施。
Monitoring Analytics是PJM在2008年成立的外部市場監控機構。而PJM是美國東部互聯電網的一部分,也是美國最大的電網公司,爲美國13個州提供能源服務,其中包括數據中心最集中的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亞州等地。
在一個月前,PJM也曾警告,該電網沒有多餘的電力供應給新的數據中心,建議開發商建造自己的發電廠。
矛盾重重
Monitoring Analytics報告指出,PJM目前的容量供應不足以滿足大型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充足。現在人們仍有時間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不這樣做,PJM的其他客戶將面臨高昂的成本。
PJM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正在與包括市場監測機構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合作,解決供需失衡問題,該公司表示,這一問題主要是由於電力使用量空前增長所致。
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居民的平均電價已較2020年初上漲超過30%。還有報告預計,數據中心將需要對美國電網設施進行成本昂貴的升級,相關成本將通過提高電價轉嫁給居民和小企業,除非州監管機構和立法者迫使科技公司承擔這些費用。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6月的一項分析顯示,到2030年,全美電力賬單平均將上漲8%,而在弗吉尼亞州等地區,漲幅可能高達25%,這主要歸因於數據中心大規模建設。
儘管有一些科技巨頭表示願意爲這部分增加的成本買單,然而技術上很難確定具體費用的規模,實踐上也存在推諉的情況。這也在美國地方層面變成了複雜的政治議題。
另一方面,數據中心建設要求公用事業公司在短時間內升級或擴張電網,但數據中心本身的建設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可能中途夭折。市場的另一個擔憂在於,科技業可能高估了社會對人工智能的需求,或低估了未來計算機芯片的能效。
但美國居民和小企業卻被迫將承擔大部分成本,因爲公用事業公司通常通過客戶長期使用電力來收回投資成本,而非通過預付費用。這也讓公共事業公司並不願意配合科技業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