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先發優勢被抹平,中國人領先的時代真的到來了?

這句話被說了幾十年,但DeepSeek的出現,事情出現了改變。

一家純粹的中國公司,純粹的中國本土人才,僅用不到600萬美元的成本,訓練出了一個和GPT-4o相媲美的大模型。

隨後推出的DeepSeek-R1,更是趕上了OpenAI 的o1模型,token的價格僅有o1的 4%!

更牛的是,不像OpenAI緊緊地捂住自己的秘密, DeepSeek是開源的!

DeepSeek開闢的路子讓AI訓練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巨量算力+鉅額投資”的 AI 產業格局可能被顛覆,讓 AI 進入更廣泛的商業化階段。

你可以爭論說DeepSeek蒸餾別人的數據,不是0-1,但這種自架構層面的創新,在模型訓練和推理優化上的創新,是全球其他公司都沒做過的,這種創新至少是0.5-1,非常厲害。

所以,DeepSeek對美國AI圈的震撼也是無與倫比的:

“DeepSeek-R1超過ChatGPT成爲美區iOS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序榜首。”

“DeepSeek崛起致美股出現創紀錄暴跌,英偉達股價一夜蒸發約4.2萬億人民幣。”

“DeepSeek是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斯普特尼克危機’。”

0 1

爲什麼是DeepSeek?

在大型機時代、小型機時代、PC時代、互聯網時代,中國都沒有影響世界的重大的原創性發明。

中國在IT界一直落後,一直模仿,一直不創新,除了科研體制,除了想賺快錢,除了盜版之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美國人有先發優勢!

40多年前,IBM推出PC,開啓個人電腦革命,我們剛剛開始改革開放,能用美國生成的各種電腦配件,攢出出一臺PC已經相當不錯了。

30年前,微軟推出WINDOWS 95,徹底壟斷桌面操作系統,當時中國軟件業剛剛開始起步,我們還在折騰WPS,UCDOS,CCED...

20多年前,當Google用PageRank開創新一代搜索,發表三大論文的時候,中國還在折騰門戶網站。

10多年前,當蘋果發明iPhone,引爆移動互聯網革命的時候,中國市場還充斥着各種山寨機。

這個先發優勢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在當時的人看來,簡直是一座無法跨越的峽谷,是一座無法翻越的高山。

一個冰冷的數字更能說明這一點:2000年,IBM的銷售額高達88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電子企業100強的銷售額總和。

幸運的是,憑藉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卓越的基礎通訊設施,更是憑藉龐大的人口和市場,中國攀登上了互聯網這艘大船。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已經追趕上了世界的巨頭,最典型的就是字節跳動,它的算法雖然“縱容人性”,但是TikTok卻能在美國大殺四方。

現在人工智能到來,美國領先我們的不是30年、20年、10年,可能只有1年了。

美國的先發優勢被抹平了!

在同一起跑線的情況下,中國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企業,在合適的機制情況下,完全有可能做出領先世界的成果。

DeepSeek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它給全世界帶來的震撼遠超華爲的5G,黑神話悟空,大疆無人機,宇樹機器狗.... 因爲這是在最前沿的,最有可能引發技術革命的領域,中國人突然向前衝刺,一下子衝到了領先的位置。

0 2

中國需要100個“DeepSeek”

回想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馬克安德森發明了網景瀏覽器以後,迅速引爆了Web。

提供互聯網目錄服務的Yahoo!,電子商務平臺Amazon,在線拍賣eBay,撥號上網提供商AOL,免費電子郵件Hotmail,即時通信ICQ,搜索引擎AltaVista和Google,流媒體RealPlayer...... 一大批優秀的公司誕生出來。

就連現在的鋼鐵俠馬斯克,當年也是靠着在線城市導航和指南信息網站Zip2,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百花齊放的時代。

在人工智能乃至通用人工智能這樣的大機會來臨的時候,中國僅有一個DeepSeek是遠遠不夠的。

DeepSeek只是在一個點上實現了局部領先,我們需要創新性的芯片、算法、框架、應用......

我們需要10個,乃至100個“DeepSeek”才能真正實現領先。

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千萬別像科幻電源的《流浪地球》那樣,本來以爲中國科幻電影就此起步,沒想到卻是巔峰和終局。

希望DeepSeek不是唯一一個走上巔峰的中國公司。

最後,以DeepSeek創始人樑文峰的採訪作爲結尾吧:

全文完,覺得不錯的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

近期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