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霸權下臺灣如何生存?吳玉山:講話像民主黨恐讓川普反感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討論時事議題。吳玉山說,川普主義是國際秩序新轉變,臺灣不能再用過去強調民主夥伴、共同價值等舊的方式來跟美國互動,否則只會增加川普反感。圖/「志聖鮮思」提供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對談。吳玉山說,川普主義是國際秩序新轉變,臺灣不能再用過去強調民主夥伴與共同價值等舊方式來跟美國互動,否則只會增加美國總統川普反感。
吳玉山首先表示,川普主義主要由三個面向構成,第一,美中霸權競爭,美國人做世界霸主這麼久,現在受到中國崛起的挑戰,感覺芒刺在背;第二,重商主義,全球分工下許多國家經濟崛起,美國覺得自己被掏空;第三,右翼民粹,由於美國貧富差距擴大,右翼民粹政客說服社會底層,相信美國被外國欺負,導致民族主義甚至種族主義蔓延。
吳玉山說,川普第一任期最常講「中國」(China),現在也常講非法移民破壞美國治安,而人的基因對不同族羣感受最爲強烈,所以川普可以在美國經濟困難時,開始以右派民粹動員支持者心理感受,告訴大衆應該要攻擊誰、恨誰,這與兩次大戰期間崛起的右派領導人墨索里尼、希特勒類似。
吳玉山續指,川普用的重商主義方法非常極端,沒有任何國家或哪個美國總統用過。川普用美國的購買力對付世界各國,關稅戰有至少五項功能,第一,平衡貿易逆差,不讓外國賺盡美國人的錢;第二,把所有國家都拉到美國投資,否則面臨高關稅,這是產業政策;第三,以關稅收入減少政府的預算赤字;第四,關稅戰和國家安全掛勾,用來壓制對手;第四,對其他國家的政治指指點點,進行干預,甚至影響其他國家之間的和戰。各國到美國投資,可能在初期有好處,但長期仍要面對美國高成本、高工資問題。如果川普這種高壓政策沒有持續,所有國家在美國的投資都會像潮水一樣泄掉。
吳玉山提醒,關稅戰顯示,如果兩國在經貿上骨肉相連,大國作勢要拉開,小國必然依附過去,以避免皮開肉綻的痛苦;但如果跟美國較無連結的大國,或不是單方依賴美國的國家,美國會較搞不定,如俄羅斯跟中國大陸。過度依賴一方,甚至認爲這樣的狀態永遠不會改變,有朝一日變化就要大大吃苦,應就事論事瞭解實際狀況,今日的美國不是以前的美國,它已拋棄軟實力,變成全面的霸道。
吳玉山說,川普不重視過往美國強調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他在國內外沒有任何規則可期,這對世界影響非常大,臺灣如果還活在過去,還在強調同爲民主國家、和美國有共同價值這類口號,聽在川普耳中就會覺得跟政敵民主黨、佔美國便宜的盟友語氣很像,只會引起反感。大國爭霸中,小國要圖生存要有現實認知,不應該太依靠任一方,否則隨時可能會被出賣。小國應該要居安思危,最重要的是生存,我方禁不起用意識形態看待國際事務。
吳玉山表示,在川普任內,川普問題就是臺灣生存所繫,不可能不討論,要非常關注現實。對川普來說,加拿大都可以變成美國的一州,川普自然可以附和俄羅斯總統普亭所主張的將烏東四省跟克里米亞割讓給俄羅斯。臺灣雖對美國有重要價值,也不想讓中國大陸據有,但是也不能排除在美中談判中臺灣成爲交易的籌碼,這完全要看美國對於自己國家利益的計算。今天台灣對美國失望,是因爲對美國有很多期望,這些期望從一開始就不切實際。美國不是壞國家,是「正常國家」,本就會爲自己最大利益來決定政策。
何志勇說,川普跟副總統範斯都透過仇外找敵人,導致右派在全世界開始流行。臺灣團結聯盟今宣佈改名「臺聯黨」,說要走右派路線,臺灣也跟上世界右派潮流,國人務必省思。與此同時,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臺灣,20%+N對產業就是「出口找死」、「不出口等死」,然而只有泛藍媒體在關注,泛綠媒體絲毫不聞,通篇報臺灣內部政治。綠臺不敢面對關稅,政府刻意帶風向,老百姓可以覺醒?
何志勇也說,2022年俄烏戰爭剛開始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變成「戰爭總統」,低迷的民調突升,當時蓋洛普民調指出73%烏克蘭民衆支持「戰鬥到底」;然而今年7月蓋洛普民調調查,變成69%烏克蘭民衆希望儘快和平談判結束戰爭。最近美國特使與普亭見面,普亭想要以領土換停火。川普主義下,烏克蘭恐面臨割地、賠款、不能加入北約等下場,臺灣必須有所警惕。
陳學聖也說,民進黨不斷強調反共,試圖把藍抹紅,導致藍也必須反綠共。然而,都把共拿來反,恐會進一步影響兩岸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