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月CPI年增3% 預期10月降息不受影響

市場預期美國通膨不會影響聯準會在10月例會宣佈降息1碼。(示意圖/Shutterstock)

美國9月通膨重新站上3%,雖然低於市場預期,但連續兩個月上揚,並創下今年1月以來最高紀錄,反映關稅的影響和服務業通膨頑強。雖然美國通膨進一步遠離聯準會(Fed)2%的目標,但市場預期不會影響聯準會在10月例會宣佈降息1碼。

美國勞工部24日公佈,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高於8月的年增2.9%,不過低於市場預期的年增3.1%。CPI月增0.3%,低於8月和市場預期的月增0.4%,汽油價格上漲是最大推手。

不計波動性較大的食品與能源項目,9月核心CPI月增0.2%和年增3%,低於8月和市場預期的月增0.3%和年增3.1%。報告顯示,住房、機票、娛樂和服飾價格上漲,而汽車保險、二手汽車與卡車價格下降。

通膨報告原本應該在15日公佈,但因爲美國政府關門推延至24日,意味着聯準會在28至29日例會之前取得影響決策的重要經濟數據。美國通膨雖然仍高於目標,但市場預期勞動市場成長放緩將讓聯準會10月例會再次降息1碼,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降至3.75%至4%區間。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豪斯(Sarah House)表示,美國政府關門推延9月通膨報告的發佈日期,但並未改變通膨趨勢。預期關稅將持續轉嫁給消費者,商品通膨維持上升走勢,不過住房成本下降能稍微抑制服務通膨。

截至目前,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速度比預期慢,而且企業在初期自行吸收部分關稅,不過隨着業者在關稅開徵前累積的庫存逐漸減少,經濟學家預測未來物價將逐步上升。

包括沃爾瑪在內的零售商表示,他們在關稅生效後進貨使得成本攀升。法國巴黎證券資深美國經濟學家史奈德(Andy Schneider)表示,未來6個月關稅成本移轉將進一步增加,這段期間總關稅成本約有6成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