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非製造業PMI令市場憂慮“滯漲”風險:服務業幾近停滯、通脹壓力擡頭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服務業7月份意外陷入停滯,訂單變化不大,就業進一步疲軟,而投入成本卻創下近三年來最大漲幅,凸顯出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正對企業活動構成拖累。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簡稱 ISM)週二(8月5日)公佈數據顯示,其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50.8降至50.1,幾乎陷入停滯。接受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原本預計該指數將升至51.5。該指數高於50意味着服務業擴張,而該行業佔美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經濟學家指出,企業仍在艱難應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進口商品實施的激進關稅政策。上週,爲在8月1日自定的最後期限前完成安排,特朗普接連發布通知,對數十個貿易伙伴的輸美商品即將徵收更高的進口稅。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 at Yale)最新估算,自這些10%至41%不等的關稅將於8月7日正式生效後,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已從特朗普重返白宮前的2%-3%暴漲至18.3%,爲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ISM報告中顯示,新訂單指數從6月的51.3下降至50.3,其中出口訂單在過去五個月中第四次陷入萎縮。
服務業就業指數亦從6月的47.2降至46.4,爲3月以來最低,已在過去五個月中四度處於收縮區間。上週公佈的美國勞工部就業報告也出人意料地疲軟,不僅7月新增崗位遜於預期,5月和6月的就業數據還被合計下修25.8萬個崗位,創下非新冠疫情時期最大負向修正紀錄。受此影響,特朗普於上週五解僱了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
與此同時,價格壓力持續上升。ISM“支付價格”指數從6月的67.5升至69.9,爲2022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前通脹整體保持溫和,主要由於企業仍在銷售關稅生效前積累的庫存商品。然而,上週數據顯示,一些商品類別——如家居用品與娛樂設備——的價格已開始迅速上漲。雖然服務業相對溫和的通脹走勢有助於整體物價穩定,但此次ISM數據令市場對“滯漲”(stagflation)風險重新擔憂。
美聯儲上週宣佈維持基準利率在4.25%-4.50%區間不變,多數官員認爲通脹仍是主要風險,需要加以防範。
不過,美聯儲兩位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對此持不同意見,主張就業市場面臨更大風險。而上週五的就業數據似乎印證了他們的判斷。兩人認爲,市場競爭與需求疲軟將抵消部分關稅帶來的漲價壓力,因此美聯儲此時應下調利率,以減輕對經濟活動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