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規車零關稅恐變漲價?網怒批:臺灣玩法「賣不掉加價賣」
今年不管是汽車、機車,在關稅、匯率等大環境因素下,銷售狀況都十分慘澹,業者本希望能夠透過新車款來刺激市場消費,追回落後的銷售數量,如今看來,衰退幾乎已成定局。示意圖/Ingimage
美規車零關稅納入臺美談判範圍,原被視爲消費者期待利多,不料部分業者卻警告,受限美國零組件高關稅,未來新車可能「不降反漲」。消息曝光後引發市場譁然,臺北港塞滿進口車卻買氣冷清,PTT網友更直呼「果然臺灣有臺灣的玩法」。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點出,即使新聞報導港口堆滿新車,車商仍可能以「加價賣」應對,認爲這是典型的臺灣市場操作,並好奇相關汽車股是否能逢低佈局。此話題立刻引爆留言潮,不少網友一面倒批評車商的說法「睜眼說瞎話」,有人直嗆「賣不掉加價賣,真臺灣」。
在留言串中,大批網友質疑業者「先打預防針」,有人酸「貶值漲、升值漲,有關稅漲,沒關稅也漲」,反諷車價漲跌根本無關稅務,只是業者的話術。更多人怒嗆「當大家盤子喔」、「急了開始放話恐嚇」,甚至有人直言「那就快漲啊,看誰買單」。另有網友指出「外匯車會先賺翻」,認爲消費者自然會找替代方案,逼得車商最後只能自行吞下庫存壓力。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以調侃方式迴應,「車子跟房子一樣,賣不掉就加價賣」、「語帶玄機會贏喔」、「臺灣經濟學再創奇蹟」。不少人將事件與先前牛奶降關稅卻未降價相提並論,諷刺「牛奶:想我了嗎」。對於「零關稅反而漲價」的說法,網友普遍不以爲然,認爲只是車商「怕便宜賣」的藉口。
也有網友從更廣角度批評車市結構,直指「臺灣的車市就是沒競爭力,價格纔會亂喊」,有人感嘆「其他國家同款車能七折買,臺灣卻永遠一副高高在上」。更有人建議「大家不買最大」、「等外匯車進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認爲消費者若能團結抵制,就能迫使車商回頭降價。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