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政策變數多 IC、IP業見招拆招

相關業者強調,持續密切觀察,因政策風向一再轉變,須等實際生效才能與客戶商討因應對策;聯發科副董事長蔡力行於法說會上強調,會做出假設進行模擬,但變數太多、太複雜,「非常難以預測」。

未來恐面臨「間接課稅」的複雜挑戰,不過多數IC設計業者靜觀其變,現階段尚未被要求分攤關稅成本。有業者分析,晶片課稅執行面難度相當高,部分客戶提早備貨因應;有業者透露,OEM業者會再換個沒有出口關稅的地區,畢竟同樣產品在美國貴3成,是不現實的。

矽智財(IP)業者影響最小,因爲不在關稅課徵範圍內。力旺透露,在各國家、地區的晶圓代工廠幾乎都有授權其IP技術,並遍部多數製程節點,其中,美系IDM業者或代工廠皆有授權。

另外像ASIC(特殊應用IC)業者,因客製化晶片本身具特殊性,客戶也多爲北美CSP公司,晶片佔整體系統成本比例不高,能夠轉嫁價格;儘管對關稅影響可控,不過法人提醒,代工廠端的審查趨嚴,因此將影響來自陸系客戶生意。

法人認爲,終端產品銷美的IC設計業者應該較爲留意。像立積的RF FEM(射頻前端模組)與來頡PMIC(電源管理IC)搭售美系網通大廠爲主,又以歐美爲主要市場,倘若真有關稅將首當其衝。

另外,達發的藍芽晶片,品牌客戶多爲歐美日等知名大廠,其中,全球TWS藍芽耳機約有27%銷往美國,未來一旦關稅落地實施,難免被品牌業者要求一同分擔相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