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稅率將揭曉 國銀對美曝險年增696億至3.9兆

媒體關切美國關稅稅率即將出爐,臺灣金融業對美國曝險狀況爲何,金管會表示,截至5月底,國銀對美國曝險達新臺幣3兆9050億元,較去年5月底增加696億元,持續提醒業者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滾動調整控管措施。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銀對美國曝險達3兆9050億元,較去年5月底的3兆8354億元,年增696億元。金管會6月24日在國銀行總經理第59次業務聯繫會議中也提醒業者,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情勢變動,滾動調整與加強控管措施。

至於曝險增加面向,張嘉魁指出,從授信、投資、拆存三大面向來看,投資達2兆5658億元,其次是授信6971億元,再來是拆存6421億元,整體是以授信增加較多。觀察國銀海外曝險地區排名,前5名分別爲美國、澳洲、日本、中國與香港。

金管會證期局主秘黃仲豪指出,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對美國總曝險904.6億元,跟去年5月底相比舖線增加272.44億元,主要是因券商財務性投資自營部位增加國外債券。去年下半年全球央行進入降息循環,利率變化跟債券價格息息相關,券商因此有調整債券部位。

不過,金管會保險局今天並未揭露保險局對美國曝險。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過去並未例行提供,整體來看,保險業投資美國主要都是長年期債券,多數都是投資等級債券,近期因爲新臺幣升值影響,保險業對美曝險金額換算回來有略下降。

因應近期資本市場波動與金融情勢變化,蔡火炎說,金管會6月中也宣佈3大暫行措施,業者如果要申請適用暫行措施,也得提出強韌體質的改善計劃。

關於金管會6月12日宣佈的3大暫行措施,一爲資本適足率匯率採均價制度,二爲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但業者獲利需強制提存外匯準備金,三爲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申請標準,最後補考時間爲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