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基金重拾動能 淨流入居冠
受寬鬆政策預期提振,美國對等關稅不確定性持續淡化,全球股市齊漲。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顯示,統計自2025年8月7日至8月13日止近一週,美股基金重拾動能、淨流入212.33億美元居冠;其次爲已開發歐洲淨流入7.25億元;歐非中東淨流入1.14億美元位居第三。
針對近期國際情勢,安聯投信表示,通膨數據無礙風險情緒。美國總統川普宣佈美中關稅休兵延長90天,提名鴿派立場經濟顧問填補聯準會理事空缺,淡化部分理事對降息保守,以及多項通膨指標反映關稅影響的壓力,推升美股持續創高,降息預期也提振歐股表現。
安聯投信表示,市場期待美國聯準會於9月降息及美日關稅協議確認日本維持現行關稅水準,不再疊加,同時通膨指標低於預期,緩和日本央行升息壓力,有助支持企業海外獲利,激勵投資人風險偏好。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下修,但同時物價指標包括CPI、PPI顯示關稅影響漸增,令市場重新評估聯準會加快降息步調的空間,隨美中關稅休兵延長,近周類股漲跌互見,以醫療保健最佳。
就基本面,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持續對資本市場長期前景保持樂觀,儘管近期複雜政策背景可能增加通膨走揚、經濟放緩潛在風險,短期風險性資產不排除波動;但隨着大規模減稅與財政刺激,大幅降低應稅所得、提高現金流,有助企業資本支出重新加速,進而提高生產力,從而衍生更強勁的GDP、獲利成長的正向循環。
迴歸AI,莊凱倫表示,目前AI生態系統前景依然健康。觀察第2季財報,多數雲端服務管理層強調AI加速成長,認爲AI技術仍需要大量基礎建設支持。此外,更多新的AI數據中心建設公告、對新型推理模型的強勁需求,以及更有利的高階晶片出口政策也有利整體市場發展。隨着更多貿易協議框架出爐,以及政府提出更多關於減稅、親商、放鬆監管的議程細節,將形成更具建設性的市場環境。
在臺股展望部分,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AI仍是臺股主旋律,周邊概念股輪流表現,而美股續創新高或維持高檔震盪亦是提振臺股的另一重要因子。整體來看,企業獲利成長仍是推升臺股最重要的動能,在AI需求持續強勁,加上美國可望降息及減稅利多帶動下,對臺股後市偏多看待。
就企業獲利部分,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臺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2021年創下4.3兆元歷史高點後,連兩年下滑,2024年在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下獲利達4.05兆,2025年預估合計4.5兆元,可望創歷史新高,獲利成長有望帶動臺股再創新局。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由於多國股市已創新高,但臺股因貿易談判未定而受到壓抑,短期在不確定因素下,大盤向上空間有限,聚焦個股表現爲主。隨着後續臺灣對等關稅數字確定,下半年行情仍可正面期待。
佈局上,安聯臺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周敬烈表示,第3季市場主流仍是AI相關族羣,ASIC及GPU族羣都有基本面支撐,只要營收穫利動能未轉弱,仍將吸引資金目光,此外,也可留意第4季或2026年有成長動能,如IP/ASIC族羣短期逆風但明年營收動能佳。
安聯臺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陳思銘表示,第3季選股仍是偏好具成長性股票,尋找成長幅度優於大盤或其他產業的投資標的,持股配置着重AI、半導體、美國製造等相關公司,傳產需持續觀察中國經濟復甦狀況,金融股雖然相對便宜且具有股息保護,但電子類股仍具有較佳成長性。
安聯臺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基金(00984A)經理人施政廷表示,美股、臺股不約而同再登新高或是挑戰歷史高點,伴隨股市來到相對高點、降息風將起,在追求成長同時、策略上,建議鎖定第3季股息高峰期,擴大高股息配置,把握收息黃金時點,同時保持動態配置,靈活切換股息策略與成長策略。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EPFR